看漫画 看影视 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 分类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阅豆

0

月票

0

第两千九百零六章 来年成亲街坊闻(第三更)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4937 更新:2025-10-29 09:11:53

张家村子对外十分宽容,不需要上门女婿改姓,亦不须孩子随母姓。

因为他们足够强,有进士,好多。

村子如今人人能写会算,而且还做得一手好饭菜,工匠技术也不差。

父亲姓王,孩子就姓王,介绍的时候,人家会说这个是灞水张家村子张谨欢的儿子。

说某某地方王姓的,别人不认识,低看一眼,一说灞水张家村子谁的儿子,必须高看。

人家是要才有才,要财有财,背后靠山大着呢。

翌日,众人在华清池泡的澡,中午回来去逛街。

“易弟,何日成亲?”李隆基着急了,你快点,然后咱们出去旅游。

“明年陛下泰山封禅后如何?正好天气暖和。”

李易考虑得要孩子,永穆公主、小兰和自己年岁大了。

有观念的,出家无所谓有没有孩子,比如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

永穆公主陪伴了九年,到明年是十年,其实还年轻。

不同时代的人思想不同,别人十八九岁就有孩子了,永穆公主也想要一个。

大家都害怕,若李易无子,天啊!感觉比王皇后还严重。

“先成亲,再泰山封禅,不,好几座山全上去。”

李隆基不同意,我等你成亲之后跟祖宗们吹嘘呢!

告诉祖宗们,我把闺女嫁给谁了,看我选的女婿,哼!

“三月份,到时所有的电视机、发电机等东西全就位。”李易明白。

“好,闻恬何在?”李隆基颔首。

“先一步去这边东市的闻恬兰香阁了,带了好几个小机器人。”

李易指指前面,走的路前方便是东市。

天上有无人机,周围是小机器人,有在地上推着的,有被抬起来的。

它们需要负责随时出现的意外情况,带着枪。

李易怕死,从到大唐的时候便警惕警惕再警惕,第一个闻恬兰香阁,对面就是羽林飞骑的楼。

吐蕃和后突厥都认为把自己这些人拼死,干掉李易也值得,可惜,没有机会。

此刻羽林飞骑就列队端着枪在两边观察每一个窗口,已经要求了,不准开窗户。

倒是路边的商铺可以正常经营,因为这个角度小机器人处理起来容易。

“这个是夷商的铺子?去看看。”

李隆基溜达着看到有个外来皮毛和宝石的小店,推小机器人往里走。

郭子仪带着挑选的人在后面不停变换方位,要求整个队伍判断无死角。

队伍今天突然出来,提前五分钟告诉路边的人。

郭子仪旁边有个小机器人,在扫描,分析别人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也定位肢体动作。

主动式红外,肌肉什么的都能看出来,你想攻击的时候,你的心跳、肌肉都得提前有反应。

如拳击手,或者泰拳手等等,移动的时候,必然有肢体改变。

而这个距离够喷射电击,速度最快,比子弹快。

李隆基同样时刻戒备着,只要觉得有危险,立即抱头下蹲翻滚。

他的身上行有保护措施,天下越太平,其实就越危险。

有的人发现自己的吐蕃、后突厥、渤海、新罗已经没有希望了,他们就打算铤而走险,以命换命。

“这个盅卖得好吗?”李隆基拿起个琉璃的小酒盅。

琉璃之前属于舶来品,制作玻璃过程中的一个步骤。

不过李易到来之前,整个世界没有人能够烧出来透明的玻璃,就是玻璃窗的那种。

怎么烧都有杂质,干脆做成更漂亮的颜色,就是有色玻璃,强度什么的都很差。

“不好卖了,大家更喜欢透明的,透明的还能加花。

如今不指望它,给个本钱就卖。压货多了,钱也搭进去。

好在往西边的路彻底开了,那边运来的东西不算太贵,咱们大唐有钱人也多了。

我调整一番,每日盈利还不错,交了铺子租金,每月拿个百八十缗的。

我投入也多,一万多缗,一个大族的买卖都落到我头上。”

对方介绍着,看长相就是少数民族的,大唐没有这个说法,谁愿意来就来,不歧视。

跟李易时候的安东都护府露天矿的市一样,那时卖切糕的民族就在那里上学。

就不存在说买切糕切完不买不行的情况,国家能把那些人安排到这方的学校读书,就知道当地的民风。

你读书没问题,都是孩子,有困难帮忙,做买卖亦可,咱也买馕来吃,挺香的,但搞事不成。

你骗我我就不买,你敢抽刀?抽出来就给你放倒,周围人一起上。

大唐也是这样,不在乎谁来,守规矩即可。

“往后那个奢侈品要少进货,像这个肉干就不错,咬不动,需要慢慢啃。”

李易在旁边尝东西,尝一口就拿到身边。

“好!多谢李……陛下和李东主,你爱吃肉干我给你包。”

这个人相信李易,要去包东西。

“不,不要!给你钱。”李易只是尝,想吃庄子里有更好的。

“李东主是不把我当大唐人?我家在大唐四代了。”对方难过。

“包一斤肉干,快点,不给钱了。”李易改口。

“好咧!”这人高兴,包一大包,感觉得有五斤。

李易抱着出门,后悔去尝人家的东西,他不爱吃这个口感的肉干,真正风干的,腥。

等走远一点,他直接分给十六卫的人,一人抓一把揣兜里,羽林飞骑不要。

再往前走,看到楼了,四层的,东市,这坊就是有暖气的。

这里允许开窗户,羽林飞骑进去了,每家有个羽林飞骑。

百姓从楼上探头向下来,打招呼、挥手。

“易弟,你说他们是在向谁挥手?”李隆基突然扭头问。

李易:“……”

“是朝美好的生活招手,因为他们有信仰,信仰当今陛下。”

李易看李隆基,眼神不善,意思是:你想让我夺权?

李隆基伸后摸摸李易的脑袋:“哈哈哈哈~~~”

“哼!”李易扭头,不搭理你了。

“闻恬叫你写词,那般为难,也未见你如此,晚上为兄给你亲自炸豆虫?”

李隆基像个寻常百姓般跟李易说话,开心,太好玩儿了,跟别人不能这么说话。

“你那厨艺……我干煸,然后再爆一下,吃着可香了。”

李易没办法,他不推翻现在的政治体系,忍。

------题外话------

今天没有了!感谢兄弟姐妹们的支持,农家鞠躬了!

小年到(第一更)

“排骨怎卖的?”与永穆公主会合,李易在猪肉铺前面指着排骨问。

旁边写有价格,一斤四钱,肉分精肉与其他肉。

精肉贵,需要十钱,别的肉八钱,肘子、猪头、尾巴、内脏各有价格。

“不是写了么,四钱,不识字?”

卖肉的人低头分肉,没看到人。

“不识字。”李易非要较劲。

老人有的就不识字,盲人看不到。

“四钱,多买搭大骨头和猪下水,这一扇全买的话猪头给你,你……李东主你逗我。”

卖肉的说着抬头,放下刀。

“贵了?”李易点下头,不知道是说逗你,还是说排骨。

“现在流行红烧排骨和排骨海带汤,买的人多就贵,不过不敢剃太干净,得留点肉在上面。”

卖猪肉的人拿快抹布擦手,又想往衣服上蹭,忍住了,市场有卫生要求。

“小肠卖光了?”李易瞄一眼,少下水。

“腊月做腊肠的多,小肠提前预定,大肠会做的少,总有味道除不掉,最后要送到李家庄子。

庄子用来制作卤煮、卤味和九转大肠,这个一般人做不了,教技术也做不好。

不过有的人能吃,炒着吃就行,处理的过程稍微复杂点,大家都会。

像猪肝猪肺,卖不掉,搭别人时别人也不要,今天晚上全给李家庄子。”

卖猪肉的似乎不担心自己摊子上的猪肉卖不掉,全有去处。

“不错!”李易再次点头,往前走,不敢买,一说买,对方又白送。

大家在市场转悠一下午,发现百姓买东西与已往不同了。

一个是舍得花钱,贵一点也买,证明有钱。

另一个买东西喜欢买一部分,如买鸡,考虑回家怎么吃,买胸脯肉还是大腿?鸡翅还是鸡脖子、脑袋?

鸡肠子都不要,鸡肝、鸡胗有人要,鸡屁股同样照着报纸上教的能吃。

鸡嗉子一律送到李家庄子,这是药,李家庄子炮制好了分到大唐各地药铺、医馆。

百姓买东西有选择性,代表厨艺进步巨大。

有人买粉皮放在挎的小篮子里,卖粉皮的会用一个用油纸包的小疙瘩,里面装麻酱。

等又去买黄瓜,卖黄瓜的人主动搭两根香菜,知道对方要做什么菜。

不然香菜按把儿卖,三分钱五六根,想专门吃香菜,论斤称,便宜。

兔子一般不带脑袋,脑袋集中供应给卤货店,现在兔肉多。

“果真富裕了,想吃肉就吃肉,想吃青菜便吃青菜,总叫人忍不住回忆。”

卢怀慎坐在城南李家庄子铺子群的一处桌子旁感慨,吃饭的地方围了半截,挡风。

吃的东西都是热乎的,吃烤串儿的给上炭炉,在上面加热,别总喊:服务员热一下。

大家今天晚上在这吃,想吃啥叫人去取。

他想起来当宰辅时请客吃饭买不起肉,弄一点肉的时候。

比不上姚崇,姚崇光是护卫就一大群。

“只要没有资本介入炒作,一切皆好办。”

李易里面有个兔头,卤的,麻辣味,他准备啃。

“若有资本进来呢?”毕构一听钱的事情精神了。

“赔不死他们,哼!我控制物价。有那资金的人都在跟我混,不跟我混的冒头就压死。”

李易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谁敢跟他拼资本?

余怀德那些人倒是有钱,他们敢吗?以前他们可是走私,后来为国走私。

甭管为不为国,理由有了就能收拾你。

否则人家开车咋那么守规矩?得躲着人,还不敢按喇叭。

李隆基看着小家伙在那里吃面条,肉丝面,一小碗呼噜呼噜吃进去,使劲睁睁眼睛,找人,困了,给我安排一下。

他笑了:“吃碗面条太容易了,易弟你说容易到何等程度?”

他也回忆,自己曾经过生日……

“吃面条买两碗,吃一碗、扔一碗,想放猪肉放猪肉、想放羊肉放羊肉,一碗加醋,一碗添酱油。”

李易顺口说出来,现在百姓不缺吃的。

李隆基:“……”

……

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小年到来,百姓们最后一次备年货。

不开火的人购买熟食和豆包、馒头什么的,北方包子直接在外面冻。

不开火总该有火炕和暖气,热一热就行,弄点咸菜。

过年不休息的铺子、酒楼则在各地的报纸上放广告,告诉别人来我这吃,偶们春节不打烊。

发电机、电视机、收音机继续制造,并送到这边的大唐各地。

如今没有信号干扰,信息传播的距离远,杂音少。

以前的新罗那里都能看电视,东北地区就到安东都护府,再往东北没人了,全搬过来了。

等明年再往那边安排百姓,给各种福利,允许携带遂发枪。

收音机、手电筒的电池免费配给,给火力发电机,建小发电厂,顺便冬天取暖。

马和蒸汽动力的耕作机器也有,到地方就干活,种地、养殖。

不然百姓不想去,到那边依旧惦记京兆府与河南府。

允许他们随时回来,赚大钱了,回来消费,别人一看,我也去拼几年。

等往来的人多,路和铁路修好,定居与否无所谓了,常住人口跟流动人口的问题而已。

其他准备接手当宰辅和各部尚书、侍郎、郎中的人在拼命学习。

越是繁华的盛世,所面临的问题越多,百姓允许流动,各地数据变化大。

前面的人准备进团儿了,后面接手的人若不行,进团儿的人还得随时准备替换下。

“李郎,还是北方的冬天好,东西放到外面就保存了。”

永穆公主和李易在张家村子里溜达,海鱼送过来,就放在外面冻。

在玛雅那里的时候,见不到冰,放外面除非风干。

“就是猫和狗有点多,有的东西要装篮子里封好口,你想作甚?你叫唤就有狗肉吃了。”

小兰跟着说,发现一条狗看过来的眼神不善。

他们回来的时候刻意在村子里每家走两遍,主人带狗和猫辨认。

主人恭敬,狗就明白,猫未必理会,不过猫不会随便扑人身上挠人。

已经认识了,狗若是叫唤,带有攻击性的那种,主人出来就打死。

不打不行,会让人认为他家有人对李易不恭敬,狗才如此。

这指责要人命了,还是先处理狗吧!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88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阅豆
购买本章
免费
0阅豆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阅豆
  • 南瓜喵
    10阅豆
  • 喵喵玩具
    50阅豆
  • 喵喵毛线
    88阅豆
  • 喵喵项圈
    100阅豆
  • 喵喵手纸
    200阅豆
  • 喵喵跑车
    520阅豆
  • 喵喵别墅
    1314阅豆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