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是什么东西?自己这等人倒是会一点点,面对青黛小丫头考医术?
问太医署的人敢不敢考?考的时候青黛说个手术,麻不麻?不是问手术麻醉不麻醉的麻不麻。
“太好了,我学艺不精,怕给师父丢脸。”归藏长出口气。
旁边的灼灼露出笑容,对,我也是,怕丢脸。
“不如明日就考秀才科,隔两日再考,耽误时间。”
李易觉得不需要再教了,赶紧考完。
“好!明日考。”李隆基在群臣犹豫的时候答应。
“好……吧!”苏颋看另外三个宰辅,顺便瞅一眼团儿里的人。
“考便考。”宋璟咬咬牙,跟要上刑场似的。
“无关人等就不要参与。”姚崇想起来考童子科时的事情,有人话多。
其他人颔首,对,别找不懂事儿的人,那天差点没下来台,陛下亲自讨的面子。
“孩子们行吗?”豆卢贵妃关心,连着考两天,明天继续考,累!
“孩子睡一觉起来,就恢复如常,新陈代谢速度快。”
李易打保票,小孩子最能折腾。
每天的运动量很大,跑来跑去的,一次跑上二三十分钟也不觉得累,就是出汗。
头一天晚上累到站不住,第二天起来,孩子依旧没问题,肌肉不酸疼。
让孩子跑三千米的跑道,二百米一圈的,孩子数圈跑,跑一跑就跑不动了。
带孩子踢球,孩子不停地追球跑,五千米跑下来,还能跟你玩儿。
因为中间有休息的时间,只要听一听,孩子很快能恢复。
所以说,带孩子在外面,走时间长了孩子要求抱。
抱着孩子找个地方休息,带孩子看看蚂蚁、树叶什么的,等上十几分钟,再走就不用抱了。
关键要带水,新陈代谢中水要参与。
“如此便好!”豆卢贵妃觉得小易说得对。
“赶紧吃,吃完了洗漱睡觉。”
青黛一听明天考试,跟师弟师妹说。
三个孩子大口吃串儿,主食吃番茄酱抹的烤饼。
吃完跑了,回家休息。
李易慢悠悠地吃着,等着别人问问题,今天夷州传回来消息。
他相信宰辅们保证有事情要跟他讨论,就提前把医院的事情处理完毕。
“小易,义泉县发来回应电报,你给他们发报了,县令吴翼提及当地不以粮食作为为主。”
果然,毕构等孩子们走了,说起义泉县耕作的情况。
“当地适合种水稻,那里的气候种麦子不适合,产量受影响,水稻耗费人工多。
另外还能种花椒,现在开始种,到秋天收获。
按照花椒的价格,比种粮食作物好,经济作物弥补其他地方的花椒需求缺口。”
李易得说,涉及到一个地区是以经济作物为主,还是粮食作物为主的理念。
种经济作物的情况下,主粮要减少,从其他地方运输主粮。
当地的主粮价格必然提升,多出来的部分看经济作物的利润。
“经济作物收税吗?”毕构丝毫不脸红,人家寨子加入籍贯,你就立即收税?
“办学堂和悲田坊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不然人家凭什么给你税?是被你武力胁迫?那叫抢劫。”
李易提起另一个问题,权力与义务对等。
“办!”宋璟接过话。
“对!”苏颋支持。
“当地百姓教化为重。”张九龄也从大局出发。
不交税,你要在那里发展,福利必须跟上。
以前他们不入籍,孩子就散养,会说话即可,学写字无用。
朝廷需要更多的孩子学习,总是会出人才的,没有知识不行。
看归藏,他当初没有进学堂,天才就埋没了。
灼灼更是,身为女孩子,朝代变了,不让上学,你能知道她一天只能学一个时辰,然后始终拿最高奖学金?
“头三年不收税。”李易见大家达成共识,说他的安排。
“那里地广人稀,山多平原少。缓三年收税,他们能够用赚到的钱购买牲畜。
当地的矿产资源不够丰富,自己用却足够。
把学堂建设好,入籍要求他们达到一定条件,他们自会奋斗。
寨子与寨子间的世仇,解决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给钱。”
李易知道贵州遵义的情况,他以前去过,当时的经济其实还行,主要是有高速公路与国道、省道。
现在他一想当地的路况就头疼,就这样的,当地县令还想搞水运?
“怎么个给钱?”柳冲研究世家,他想知道这个给钱的方式对于世家有用没?
“两个村子都很穷,就一条河,种地需要水,争水打斗,死了很多人,世仇。
双方见面就想打,恨不能对方村子的人死绝了。
但突然一场大水出现,冲对面的村子,眼看着对面的村子就活不来了。
另一边的村子绝对不会觉得高兴,他们会放下所有的仇恨过去救人。
他们所争是那口气,不是要对方死。
所以咱们用钱砸,把河道修好了,分岔的水路修进村子,加上压力井。
要求两个村子的百姓出力,一同先干一面的水路挖掘,再干另一边。
当水网修好,两个村子就明白,所争者,无非意气。”
李易在说人性和金钱的作用,两个村子争水,打死那么多人。
有一天有人出大价钱给修水渠,是赌着的那口气重要,还是以后村子过好日子重要?
把共同的利益放大,把之前的矛盾缓和,这就是地方官员里运作能力了。
仇因利益起,自由利益消。
所谓老死不相往来的村子,最好解决,让他们有共同的利益羁绊,一起过好日子。
像京兆府的水网,之前就有村子矛盾,等有了水网,矛盾就……还有!
大家放鸭子,隔一条水渠,谁家的鸭子跑过去下蛋了。
地方官员很苦恼,李家庄子派人过去,拉出来线,凡是在两岸线内下的蛋,都归朝廷。
线外的蛋,也说不清楚,简单,朝廷先收了,然后你们互相拿证据,打嘴仗也行。
过了一段日子,打完嘴仗没?打完了?蛋坏了,处理了。
从那之后,两边再也不争执了,自己就协调好,利益嘛!
省问答弄(第三更)
“今年下朝堂书,教地方行事。”
宋璟听李易说的话,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的地方。
“不错,当下书。”毕构支持。
“正该如此。”宋璟认同。
“臣附议!”姚崇不等张九龄说话,先表态。
“臣等附议。”其他人按照流程走,好默契的说。
所谓的下书乃叫地方县一级的官员化解地方村落恩怨,别说做不到,人家李家庄子出手,仇人都能互相笑着吃饭、饮酒。
真要是不可化解之仇,为什么你不去报仇?悄悄掌握对方的行动轨迹,然后带着刀埋伏。
说明仇恨没达到那个程度,更多的情况是赌气。
地方官员要去询问,因为啥呀?问清楚了再研究对策,协调两边。
“腰子好了,一人一串儿。”
李易吆喝着给大家分腰子,羊腰子,猪腰子不好吃。
他加料了,加了自己庄子的技术生产的乙基麦芽酚,工艺不是很复杂。
一般他那时候的烧烤有白色粉末烤腰子的,就是乙基麦芽酚,问的话对方不告诉你,保密。
李易最初也不知道,他买烤腰子就捏了一点偷藏起来。
回头找人一问,别人都不用仪器,直接告诉他是什么。
庄子里能做,调整剂量,涉及到纯度的问题,用多了对人体有伤害,跟糖精一样。
在制作过程就加入其他的东西,剂量调整完毕。
就是抓一大把全放在烤羊腰子上,真正的乙基麦芽酚也没有多少。
众人一人一串,丝毫不客气,他们最爱吃李易考的羊腰子。
现在的腰子都是全油的,没有包油的。
“小易,有枪和蛋吗?”毕构小声问。
“你家夫人怀孕了,你要找多少个?下个月的啊!这个月不行。”
李易拒绝,你这么大年岁了,你咋还那啥呀?
“老夫亦有双木之罩啊!”毕构声音变大。
“知道了知道了,别喊!有,我有东西。”
李易想起来了,对,毕构有弟弟,两个呢。
所谓双木,别人一听就茫然,李易懂,毕栩、毕椅,毕构的亲弟弟。
而且之后也不差,现在看不出来,没到那个关键时刻呢。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说的,同样的玄武门。
闻弦歌而知雅意,李易必须会。
他甚至还知道他那时候的一些情况,都是政治啊!
比如上面的人换了,然后之前上面姓胡的人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出现在岳麓书院。
为什么选在这个书院?而不是嵩山少林?
因为这个岳麓书院几经毁又几经建,传承始终未断,但朝代更迭。
另外这个岳麓书院在哪呢?李易时候的湖南长沙。
这是啥意思啊?看谁在那里有个交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心村梦就是因那人而起,多少年后,中‘华’梦又一次延续。
那人最后的正经露面到岳麓书院,就是说,中华几经苦难,正如岳麓书院,伟人曾寄所梦,今亦香火延盼。
告诉一个人,我放弃了争夺,告诉曾经依附自己的人,朝代变了。
新闻报道,一般人看了就看了,哪知道背后有这么多的政治斗争。
然而,地方的官员还就有不明白的,岳麓书院可以说成是: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一样一样的啊!你们怎么就……
李易知道,所以他快速调整业务,这就是文化底蕴,人家那边都上新闻了,目的是啥?
赶紧的,该撤就撤,该妥协就妥协。
现在老毕说话,李易同样明白,知道了,保证护着,谁让历史上你老毕的后人宁死不屈呢。
“是何以托?”毕构追问,你说明白。
“火,火,保证是火。”李易打保票,你家下一带就是五行中的火,我知道。
“小易,还是你知老夫,有你在,大唐无忧矣!”毕构高兴了,举杯。
其他人一同举杯,这小易真不错啊!啥都明白,你说一句话他就懂。
李易咕嘟咕嘟喝一大口啤酒,郁闷啊!
我穿个越咋这么难呢?我还要知道你毕构家的起名规则。
你是木,然后是火,接着是土。
五行呗!你说行就行,多亏我没跟你讲星座。
……
翌日,早上九点,即巳初一刻,一大群人如临大敌,摆开阵势。
今天三个小家伙要考秀才科,考官比考生还紧张。
三个小家伙换衣服了,之前一直是白大褂。
今天穿上官服,正三品的。
人小啊,穿官服,人人看着那叫一个可爱,萌萌的。
李易也参与,换上官服,正一品的,今天他要当临时的大唐秀才考核督察。
根本就没有这个官,他临时弄出来的,大家无暇去管他,你开心就好,反正明天,不下午你就辞职了。
永穆公主穿上了公主服,她要为三个徒弟站场子。
直播开始,问政,不是时务策了,变成方略策。
第一策,海外贸易篇。
考官们不停地擦汗,看着手上的问题内容,又互相看,谁先来?
他们不敢问,怕问完之后三个小家伙反问。
毕构作为户部尚书,必须先开口,他连着喝好几口水:“夷存所多,唐亦或缺,往来贸易,税收几何?”
“奢侈底合,税成八折,百钱珍物,四五之缺。”
青黛先回答,百分之八十的税,但她不说东西具体的价值怎么分。
“好!下一个,归藏。远地归唐,舟船季航。成本无厌,货换几行?”
毕构赶紧问李归藏,之前的青黛的回答没毛病,完事!。
“万物饥者求食,千人省力托驰。货以品级论选,温饱风浪所值。”
李归藏说完,就在那等待,等别人反驳,他好就是别人的反驳攻讦。
结果大家都不出声,你说得对,你故意留出来一个辩驳的口子是吧?咱们不上当,你太坏了。
灼灼小丫头心思没那么多,她想了想:“贸易钱出,地方家族,朝廷不动,钱财往乎!”
“好,都好,答完了,就到这里。”
李日知出声,别说了,一人一句啊!
其他人全部点头,没毛病,这不就是完事儿了嘛!挺好的,秀才科过了。
啥?有人不服气?来,谁不服谁过来,让你问,答不上来你一家三代别想参与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