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画 看影视 首页 男频 女频 排行 分类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阅豆

0

月票

0

第178章 如此联盟

作者:酸汤折耳根 字数:7498 更新:2025-10-28 09:44:53

公元232年七月二十五日。

武昌——

“陛下!”

太常潘濬出班奏道:“司马懿被公孙渊轲比能牵制在范阳,一时难以回援,正式我大吴出兵北伐之良机。”

“不可,陛下。”

潘濬话音刚落,丞相顾雍当即阻止道:“我大吴立国不久,此时并不适合出兵,况且公孙渊此时邀我大吴出兵,目的自然是为了让曹魏从范阳撤兵。”

“陛下!”潘濬继续说道:“就算公孙渊目的是为了让司马懿撤军,但是司马懿若是真从范阳撤军,公孙渊与轲比能势必会继续攻打幽冀两州,曹魏又得增派兵马前去阻挡。”

公孙渊轲比能兵犯幽冀,在潘濬看来,这是东吴出兵北伐的天赐良机。

因为一旦东吴出兵北伐,曹魏自然是南北两难顾,即使曹魏再强,也架不住两路夹击,若是此时不挥军北上,等到曹魏解决了幽冀之患,东吴若是再想北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公孙渊与轲比能此番进兵速度奇快,仅仅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已经占领了大半个幽州,而且此时就连范阳城都已经攻占。

在他看来,曹魏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幽州,前几年刚丢了雍凉二州,若是现在在丢了幽州,这曹魏也就别玩了。

但是——

顾雍并不这么认为,他说道:“虽说公孙渊、轲比能此番进兵神速,但是就以现在轲比能与公孙渊的实力,还难以抵挡曹魏的兵马。”

“若我猜测不差,公孙渊、轲比能很快就会被司马懿击败;”顾雍继续说道:“现在已经不同往日,昔日曹魏南北皆有强敌,西面更有一心复兴汉室的蜀汉虎视眈眈,但是此前汉魏和亲,汉魏也已成为盟友。”

“顾丞相...”潘濬刚一开口,顾雍抬了抬手,说道:“承明稍待,且听本相说完,先不说我大吴能否与公孙渊、轲比能南北夹击曹魏;”说着顾雍眉头微微皱起,转向对孙权说道:“陛下,若是我大吴向曹魏用兵,谁能保证蜀汉不会趁机南下,向我大吴用兵?”

嘶——

孙权顿时一愣。

顾雍这话,让他顿时惊住。

汉吴是盟友,放在几年前还有效。

但是这几年,天下局势已经大变。

若是放在几年前,他还真不担心这个,但是现在他就不得不担心了,毕竟现在汉魏也已经成了盟友,而且他们还是和亲之盟。

此时大吴向曹魏用兵,最终获利者必然是西部的蜀汉。

这就好比关中之战时的东吴。

那时候蜀汉与曹魏在关中厮杀,东吴想要从中得利,完全可以看自己的心情,东可取蜀中,北可进中原。

最后也是因此,东吴才夺了江夏。

“顾爱卿所言,正和朕意;”孙权微微点头说道:“此时北伐用兵,于我大吴不利,若是蜀汉趁机南下,我大吴反而会腹背受敌。”

孙权很明白这个道理。

盟友往往就是用来拆台的,比如他就经常干这事儿,十年前关羽擒于禁斩庞德,眼看关羽的兵锋直指中原,刘备的势力将无限扩大。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东吴派出吕蒙白衣渡江,抄了关羽的后路。

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走麦城。

所以,他压根儿也不相信盟友这事儿。

现在汉魏是盟友,汉吴也是盟友。

可是一旦大吴向曹魏用兵,志在天下的蜀汉,或许可能联吴灭魏,相同的他也有可能会渡江南下,从而一举灭了大吴。

不不不——

朕绝不能会给蜀汉崛起铺路。

“除非;”孙权顿了一下,说道:“除非蜀汉先行向曹魏用兵,朕方可举兵北伐,从而与蜀汉分割曹魏。”

“陛下英明;”孙权话音刚落,潘濬大喜道:“微臣愿出使长安,劝使蜀汉兵出潼关,与我大吴共同分食曹魏之天下。”

“好!”孙权当即道:“那朕就命爱卿为使,即日启程前往长安,劝使蜀汉与朕会猎于洛阳。”

“微臣领旨!”

潘濬欣然领命,在他看来,若是能劝使蜀汉出兵伐魏,这天下最终是谁的还真很难说。

以前的魏蜀吴三国,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

吴蜀两国想要延续国祚,只能相互抱团,一起对付曹魏,但是现在三国格局已经转变,蜀汉占据雍凉之后,其国力已在东吴之上。

东吴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只能在汉魏之间选择一方作为盟友,然后攻伐另一方,然后逐渐壮大自己。

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实力对比。

东吴更适合联合蜀汉。

因为魏吴两国交界战线绵长,而且曹魏是由北向南,居高临下,对于东吴有压倒性的优势,东吴若想崛起,只得尽早将势力向北进行延伸拓展。

现在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公孙渊、轲比能已经进入幽州,曹魏若不想北境有失,他们就必须尽早击败公孙渊与轲比能。

但是这个时候,若是吴蜀两国同时向曹魏进兵。

嘶——

曹魏必亡。

......

武昌的东吴群臣在商议如何蚕食曹魏地盘,其实远在关中长安的大汉朝堂之上,也对是否向曹魏用兵争论不休。

因为在公孙渊的使者抵达武昌的时候,轲比能也派出使者来到长安。

他们的目的自然都是一样的。

宣室殿——

“陛下!”诸葛亮笑着说道:“轲比能此举,意在覆灭曹魏。”说着他却摇了摇头,道:“只是现在曹魏还未到覆灭之时。”

“哦”刘禅疑惑的问道:“还请相父直言。”

看了轲比能的书信,刘禅其实也有些动心,因为现在好像真的有机会直接灭了曹魏。

一旦灭了曹魏,大汉统一天下的步伐就会提前。

因为在他眼里,如今这天下,能威胁到大汉的,也就是这个曹魏,若是灭了曹魏,什么孙十万,他还真没放在眼里,到时候大汉可分兵数路南下灭吴。

但是——

诸葛亮却说道:“首先轲比能与公孙渊,他们虽然占据了范阳,但是他们却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轲比能、公孙渊不日就会被司马懿击败。”

“司马懿击败了公孙渊与轲比能,”诸葛亮淡淡的说道:“曹魏便可调转枪头迎战我军,眼下我军还未恢复完备,若是现在仓促出兵,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击败魏军。”

“还有,”诸葛亮继续说道:“若是我大汉现在应了轲比能的请求出兵伐魏,东吴孙权极有可能趁火打劫,袭我益州或者南中。”

诸葛亮话音刚落,刘禅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丞相说得一点都不假。

现在大汉好不容易安稳下来,这雍凉两州也占据没两年,国力恢复也才刚刚开始,加上此前又占据了河套地区。

地盘扩大了,需要恢复的地方也就多了。

内部还未是铁板一块,此时若是贸然出兵。

大汉还真没有一战可灭曹魏的实力。

“相父;”刘禅突然莫名的道:“既如此,相父为何会将三弓床弩送与轲比能?如果轲比能被司马懿击败,这三弓床弩必然会被司马懿获得。”

这是不久之前,刘禅才知道的事情。

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他也是非常郁闷,这好不容易改善了大汉的军事实力,而且这三弓床弩可是战场杀器,可不想这诸葛丞相,居然把它送与鲜卑轲比能。

“哈哈哈!”诸葛亮笑着说道:“老臣送轲比能三弓床弩,就是为了提升其军事实力,让其觉得有能力叫板曹魏。”

“若是他没有这三弓床弩,此番他也不敢主动向曹魏用兵。”

诸葛亮并未觉得将三弓床弩送与轲比能,对于大汉有什么损伤,反而觉得这对于大汉而言,有利无弊。

“陛下!”诸葛亮继续说道:“陛下发明的三弓床弩威力惊人,此前我军在武关、潼关已让曹魏吃过苦头。”

“这三弓床弩自然是曹魏急切想拥有的武器。”

这话倒是一点也没有错,刘禅早就听说曹魏派出不少探子进入关中,他们就是为了获取三弓床弩的制作工艺。

诸葛亮笑着说道:“像三弓床弩这种战场杀器,即使再怎么保密,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迟早也会被曹魏获取;”说着他顿了一下,才笑道:“既然曹魏想要三弓床弩,那我大汉不如直接送与他,岂不是更好?”

送?

刘禅闻言,差点没有笑出来。

您这是送吗?

您这是送给了曹魏的敌人。

刘禅虽然没有直说,但是诸葛亮似乎猜到了刘禅的心思,于是继续说道:“若是直接送与曹魏,未免显得我大汉的三弓床弩太过低贱;”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才道:“倒不如让其在战场上自己去获取,这更能彰显三弓床弩的金贵。”

“陛下也无需担心;”诸葛亮笑了笑道:“老臣送与轲比能的三弓床弩,是经过老臣改造之后的床弩,首先是其射程最高只能达到四百步,而且一次性也只能单发一枪一箭。”

“再说老臣这大礼也没有白送,曹魏想要获得它,须得通过一场战争才可以。”诸葛说得是云淡风轻,可是刘禅却不由得给诸葛亮竖起了大拇指。

因为送给轲比能的三弓床弩模型,刘禅已经看过。

诸葛亮不愧为老谋深算。

他对这三弓床弩进行了改造。

其中之一,就是将原本两正一反的三张硬弓,改成了三张硬弓都是朝着相同的方向,这也是这三弓床弩的精妙之处。

若是将三张硬弓并排朝相同方向摆放,其拉力射力都会大大降低。

还有就是,这三公床弩经过诸葛亮的改进之后,现在大汉的三弓床弩一次性可发射数十支羽箭,而且射程依然比轲比能手里的三弓床弩更强。

想到这里,刘禅也就不再计较诸葛亮给敌人送武器了。

毕竟这送出去的,只不过是大汉王朝的淘汰品。

......

......

第179 章 朕答应你

三弓床弩送与轲比能,这事儿并不是刘禅现在所关心的事情,毕竟在他的脑子里可以改进的武器,还有很多。

即便是曹魏拥有了三弓床弩,他也有办法去应对。

不过现在却有一件事,却让刘禅有些犯难,他笑着问诸葛亮:“相父,既然我大汉暂时不能出兵伐魏,那朕该如何回答轲比能的使者?”

这是刘禅现在琢磨的问题。

因为轲比能派遣的使者,此时已经到了长安,明日早朝的时候,刘禅就要在未央宫接见他,同时还得给人家一个答复。

出兵?

还是不出兵?

刘禅犯难,诸葛亮却一脸的轻松,他道:“陛下明日大可以先答应轲比能的使者,剩下的事情老臣自有办法解决。”

“好!”刘禅闻言大喜道:“有相父此言,朕心安矣。”

对于诸葛亮,刘禅自然是深信不疑,既然他说有办法应对,那他肯定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毕竟他可是诸葛卧龙。

次日清晨。

未央宫。

大汉文武百官,齐聚未央宫前殿,一位肤色黝黑,身长七尺的中年书生模样的男人,向刘禅行了个大礼之后,看上去似乎有些紧张。

他便是轲比能派到长安的使者。

这也是他第二次进入长安,只是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

上一次那还是半年前,他奉轲比能之命,带着三百匹战马朝见大汉天子刘禅,他到长安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代表轲比能来向大汉王朝称臣,从此轲比能的鲜卑部族愿意依附大汉王朝。

上一次长安之行,是非常愉快的。

因为鲜卑愿意依附大汉,这就解除了大汉王朝北部的威胁,大汉王朝自然十分愿意接受轲比能的依附,更何况人家轲比能还送来了三百匹战马。

结果自然是刘禅欣然接受轲比能的归附,然后赏赐轲比能一些大汉的特产,诸如蜀酒、精盐等物以示友好。

这些东西,对于草原上的鲜卑部族,当然是十分珍贵。

但是,他这次临走时,大汉丞相诸葛亮却又送给了轲比能一份大礼,就是大汉王朝独有的三弓床弩,而且还派出了一个匠人随他一起北返,去教鲜卑人如何制造这三弓床弩。

当然,这件事并未公开。

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只有大汉丞相诸葛亮、大汉皇帝刘禅,以及这位鲜卑使臣。

所以上一次出使长安,他是非常舒心的。

这一次却不同,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轲比能依附大汉,并不是真的从此就成为大汉的臣子,只不过是轲比能为了自己发展壮大,不得已才选择暂时依附大汉王朝。

因为眼下中原三国的局势,已经发生改变,大汉不再是偏居一隅的小朝廷,大有与曹魏一争天下的底气。

这也让轲比能看到了鲜卑崛起的希望,数十年前,曹魏武帝曹操对鲜卑诸部进行了强有力的镇压,让鲜卑诸部难以再现昔日之勇。

现在轲比能似乎看到了希望,依附大汉,他或许能够趁机统一鲜卑诸部,然后进而图谋中原。

这半年的时间里,轲比能在得到诸葛亮赠予的三弓床弩之后,他很快就战胜了他的头号敌人步度根,剩余的一些小一点的鲜卑部落,自然再也无法与轲比能相抗衡,只得选择归顺轲比能。

此番轲比能联盟依附东吴的公孙渊,他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就是要攻占曹魏的幽州之地,而公孙渊则看上了曹魏的冀州。

于是两家一拍即合,同时出兵伐魏。

但是现在,曹魏的大将军司马懿亲统大兵抵达范阳城下,原本一路势如破竹的鲜卑军、燕军现在却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或许鲜卑军、燕军可以出城与司马懿一决雌雄。

但是,正面与曹魏抗衡,即便是轲比能与公孙渊联合,他们也难以抵挡,所以轲比能与公孙渊,才想到要搅乱天下局势。

“陛下!”

鲜卑使者躬身道:“我军现已占据幽州范阳诸城,曹魏的主力也已尽被牵制于幽州地界,陛下若此时东出潼关,定可一战直取洛阳。”

大汉以恢复汉室天下为立国之本,虽然此前大汉与曹魏和亲达成停战协议,但是天下人皆知,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所以此时鲜卑使者,才说大汉兵出潼关,可一战直取洛阳。

这个诱惑自然是不小。

毕竟现在曹魏的大将军司马懿,已经领着数万曹魏精锐到了范阳,那这个时候刘禅的大汉兵马若是东出潼关,或许真的可以一战而定天下。

“当然;”鲜卑使者又道:“陛下出兵也能让我家单于,可以更加从容的迎战司马懿的大军,若是陛下不愿出兵,我军虽然骁勇,可面对强大的曹魏兵马,恐怕也难以坚持多久。”

“好!”

等那使者话音刚落,刘禅当即欣然说道:“贵使可速回范阳,告诉轲比能单于,朕应了他的好意,克日便兵出潼关,诛灭曹魏。”

鲜卑使者,顿时大喜。

他没想到刘禅会答应的如此痛快。

“多谢陛下!”

“臣替轲比能单于拜谢陛下。”

等到鲜卑使者大礼道谢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大汉丞相诸葛亮,缓缓出列先是向鲜卑使者行了个礼,然后才又说道:“兵伐曹魏,事关大汉一统天下。”

嘶——

诸葛亮刚一开口,鲜卑使者不由得顿时心惊。

毕竟眼下的大汉王朝,诸葛亮可是一位重要的人物。

即使天子答应出兵,若是诸葛亮不同意,这出兵也很难成行。

“丞相!”

鲜卑使者急忙开口,只是诸葛亮笑着道:“使者勿惊,陛下既然已经答应使者出兵伐魏,亮自然会协助陛下,尽早东出潼关。”

!!!

鲜卑使者闻言长舒一口气。

“只是希望贵使早日返回范阳,告知轲比能单于;”诸葛亮淡淡的说道:“伐魏之事并非小事,非今日决定,明日就可出兵。”

“兵马调集,粮草调度。”

诸葛亮说着似有难色,但是最后还是承诺道:“请贵使告知轲比能单于,亮自当加快兵马调集,粮草调度,不过还请轲比能单于,一定要拖出司马懿。”

“这——”

鲜卑使者顿时无言以对,因为诸葛亮的话,并无不妥之处。

大军出征。

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说出兵就能出兵的。

这兵马调集,粮草调度,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看鲜卑使者有些愁容,诸葛亮又道:“两个月,请轲比能单于再坚持两个月,我大汉必将出兵伐魏。”

两月——

听到这话,鲜卑使者差点没气得背过气去。

因为现在对于轲比能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而且现在司马懿的大军已经将范阳城围得是水泄不通,若是司马懿突然大举攻城,或者曹魏继续增派兵马奔赴范阳。

轲比能还能坚持住两个月吗?

只是,这鲜卑使者也很为难。

毕竟人家大汉皇帝、大汉丞相,都已经答应了愿意出兵伐魏,只是人家需要时间调集兵马粮草,你总不能让人家啥都不准备,就奔赴战场吧。

诸葛亮此时并不着急。

但是范阳城内的轲比能,却早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不能再等下去了。”

“不能再等下去了。”

轲比能咆哮道:“若是继续等下去,汉吴还未向曹魏出兵,我军就已经被司马懿给困死了。”

“大单于!”公孙渊阻止道:“大单于休要急躁,算算时间,派出去的人应该刚到武昌、长安。”说着他坦然道:“或许再等数日,我们就能收到汉吴出兵伐魏的消息,到时候我军即可出城与司马懿厮杀。”

这句话,这几日公孙渊已经说了好几次。

轲比能耳朵都已经听出茧子来了,他摆了摆手说道:“太守等得起,我轲比能却不愿再继续这样空等,若是汉吴不出兵,或者延缓出兵,我等岂不是就要困死于这范阳城?”

“靠汉吴出兵帮助,不如靠我们自己手里的弯刀。”

说着轲比能顿时拔出腰间弯刀,冷冷的看向屋外,然后也不管公孙渊是否同意,一边朝外走,一边随口道:“太守若是害怕司马懿,大可以坐守范阳城,我自率鲜卑铁骑与司马懿决一死战。”

“大单于!”

“大单于!”

公孙渊急忙追了上去,想要拦住轲比能,可是轲比能已经下定决心,相比于整日这样焦急的等着汉吴出兵,倒不如出城杀司马懿一个措手不及。

况且这些日子他一直在琢磨。

也一直在关注司马懿的动态。

至从司马懿将范阳城包围之后,魏军就没有出过大营,或许司马懿压根儿就不敢出营厮杀。

现在范阳城的鲜卑军、燕军加起来也有五万多人,而司马懿的魏军也不过是五万人而已。

两军兵力相当,但是鲜卑军却是骑兵为主,若是两军真的拉开架势厮杀,魏军也不敢保证一定可以战胜轲比能。

轲比能出府之后,当即点齐兵将就奔向城门方向。

跟在后面的公孙渊,虽然很想拦住他,但是任其如何劝说,这轲比能却并不为所动,到后来公孙渊也放弃了再次规劝。

“既然大单于一意孤行,”刚至城门口,公孙渊道:“某非是不敢力战司马懿,只是范阳城是我与大单于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若是范阳城有失,某与大单于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听到这话,轲比能随口道:“那公孙太守就留在范阳城镇守,本单于这就去踏平司马懿的大营。”

轲比能话音刚落,便命士卒打开城门,然后领着两万鲜卑骑兵冲出范阳城。

......

......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5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阅豆
购买本章
免费
0阅豆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阅豆
  • 南瓜喵
    10阅豆
  • 喵喵玩具
    50阅豆
  • 喵喵毛线
    88阅豆
  • 喵喵项圈
    100阅豆
  • 喵喵手纸
    200阅豆
  • 喵喵跑车
    520阅豆
  • 喵喵别墅
    1314阅豆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