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对他这话并不是很相信,但瞧见苏青远说得如此信誓旦旦,心中也是稍有疑惑。
苏青远以为张大人不相信,立刻吹胡子瞪眼的保证道:“你呀别不相信,就等着来喝我家清婷和三皇子殿下的喜酒吧。”
“那是那是,在下就提前先祝贺一声。”张大人心中虽有怀疑,但还是连连祝贺道“到时候定会备上一份丰厚的礼品。”
说着,张大人就随便找了个由头告辞离开,苏青远也不在意,只是十分得意找了这么个好亲事。
因为皇上正在处理政务,所以养心殿里头安静的很,宫人们服侍时都十分的小心,走动时的脚步也特别的轻缓,生怕吵到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可这时屋外不知道怎么的传来一阵嬉笑打骂的声音,皇上皱了皱眉头,问身旁的公公:“怎么回事?”
话才落音,一位穿着锦衣华服、面容精致的宫妃走进屋来,身后围着一大群宫人。
养心殿内的宫女公公们见到她,立刻低头弯腰,规规距距的行礼:“参见愉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这位愉妃娘娘那位先头那位张大人家中嫡长女,最近在宫中备受宠爱,风头正盛。
“臣妾参见皇上。”或许是仗着近日的宠爱,愉妃弯下身子,行了个不怎么标准的礼。
皇上倒也就是喜欢她这副活泼直率的模样,并不在意她的礼数不太周全,缓声问:“爱妃请起,怎么今日有空过来?”
愉妃起身后,轻轻的朝着身后挥了挥手,一屋子的宫人们便鱼贯而出,只留下几个贴身伺候的。
“臣妾既然是想皇上了,这不熬了银耳莲子粥过来瞧瞧皇上。”愉妃很是娇俏的说。
说着,愉妃便接过身后小宫女寄过来的餐盒,端起一碗清香四溢的粥就朝着皇上走去。
皇上身旁服侍的公公立马用银针试毒,银针无恙后,愉妃就一口一口的喂皇上用膳。
“爱妃近日厨艺见长,这粥熬的好喝了许多。”皇上很是满意的说。
愉妃却假意埋怨道:“那为何陛下近日不来臣妾这,臣妾可是等了好久都没等到您。”
“也难怪,毕竟三皇子成婚在即,陛下也是无暇顾及臣妾。”愉妃漫不经心的随意一说。
皇上听了倒是一惊,惊讶的问道:“你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虽然这几日几个皇子之间的婚事是多有波折,但还没拿到明面上去说,只是几个长辈们私下商量。
怎么现如今后宫中的嫔妃都知道了这件事,这倒是让皇上很惊讶。
“方才父亲下朝过后,到臣妾这来看看,无意间就和臣妾说起三皇子的亲事。”愉妃忙解释一番,生怕皇上以为自己是那些专爱打听闲事的人。
皇上听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愉妃见状,连忙试探性的问:“怎么不是说定的是苏大人家的二小姐吗?苏大人今早还跟父亲说起这事,难道这其中又出什么变故了?”
皇上想着反正这事也是定好了的 剩下告诉愉妃,提前透露个口风,也没什么不可。
“确实是苏家二小姐。”皇上自顾自的说,“虽是个庶出的,身份有些低微,但以苏家的身世,给云儿当个侧妃也是可以的。”
“侧妃?”这下子倒轮到愉妃惊讶,“苏大人跟父亲可不是这么说的,满心欢喜的以为是个正妃呢。”
“正妃?他倒是异想天开!”皇上冷哼一声,语气很不好。
愉妃见着此番情形,感觉事态好像不太好,于是忙低下头不说话,只是接着喂皇上喝粥。
皇上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此时还有多少人知道?”
“苏大人就和父亲还有几个交好的同僚说过,倒也没有没有大肆宣扬。”愉的规矩的回答。
皇上又陷入一阵思索,忽然间瞧见有些拘谨的愉妃,想着这事和她没有多大的关系,还是不要过多的牵连到其他人,于是就叫愉妃先行离开。
等愉妃离开之后,皇上立刻吩咐身旁的公公:“福康,传旨下去,封苏家二小姐苏清婷为三皇子侧妃。”
皇上本意只是封苏清婷为一个侧妃,可没有想到苏家会错了意,痴心妄想着正妃的位置,还把这事情传播了出去。
现下朝中肯定有一部分人已是知晓这件事,如果不赶快封旨下去,怕是过不了多久,便满朝文武皆知此事。
到时候为了苏清婷的名声着想,也不得不给她封一个正妃之位,这可不是皇上愿意看到的情形。
堂堂一个皇子的正妃,居然是一个庶出的丫头,这说出去也有损皇室颜面。
于是皇上这才当机立断的立刻下旨,免得事情再生什么其他的变数。
福康是宫中的老人了,听到皇上下旨叫立刻亲自去操办,过不了多久,就带着圣旨来到了苏府门口。
因为自家的小姐得了一门好亲事,所以这苏府上上下下都透露着一股喜庆之意。
福康瞧见心中不由得冷笑一声,还没见过这么自以为是,妄想攀龙附凤的人。
正在此时,苏青远带着苏清婷连忙赶过来接旨,福康收回了思绪,恭恭敬敬的宣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尚书苏大人家中二女苏清婷温良大方、品貌出众,今皇三子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苏清婷待宇闺中,与皇三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金玉良缘,特将汝许配皇三子为侧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苏清婷本是满心欢喜的过来迎接圣旨,来之时脸上还泛着一丝红晕,一副略显娇羞的小女儿模样。
这圣旨宣读到一半的时候,苏清婷脸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不敢置信的抬头看向那明黄的圣旨,直到福康宣读完毕之后都没缓过神来。
“清婷,还不快接旨。”苏青远心中也很是震惊,但还是耐下疑惑,规规矩矩的叫她接旨。
苏清婷不情不愿的接旨:“臣女接旨,谢陛下隆恩。”
福康宣读旨意过后,也不在此多留,连忙收拾收拾回宫,只留下面面相觑的苏家父女二人。
苏青远见到那明黄的圣旨就觉得刺眼,想起今早信誓旦旦的跟同僚说过的那些话,老脸不由得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