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江冉走后,过了许久,卫舒玉脸上的热度才渐渐消下去。
此时已经很晚了,卫舒玉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准备休息了,不过,躺在床上闭眼许久,脑中总是不时闪过刚才的景象。
卫舒玉有些无奈,只得努力将注意力转移,想着明天去县衙后,要如何应对姚茂严。不知过了多久,她才渐渐有了困意。
第二天。
卫舒玉拿着画好的图纸到了县衙。
“大人,你看这样的规划是否满意。”
姚茂严皱眉看着递到眼前的图纸,想要挑几处毛病,但卫舒玉早就知道对方的心思,又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
最终,姚茂严只得放下手中的图纸,抬起头,“之前我说的冬冷夏热的问题你解决了吗?”
“这个我已经想好了,大人请看这里。”卫舒玉指着图中房屋的某一处,“我打算在房屋中安装地暖,这样只用一份柴火,就能供应几个屋子的热量。”
地暖其实在明清就出现了,最开始其实叫做地龙,是在宫殿的地下有火道,火道在地上有洞口,在别的地方烧火之后,热气就会顺着火道传进屋内,有些类似于北方的土炕还有火墙。
而卫舒玉就是准备利用这个方法,解决县衙冬季因例炭不够而无法取暖的问题。
不管卫舒玉说的这个方法有没有用,但好歹也算是解决了取暖的问题,姚茂严轻轻皱了下眉,又问:“那夏季你又要如何解决?总不会冰块也能顺着这个什么地道散凉吧?”说完,便自顾自的哼笑一声,估计是觉得这个主意太过好笑。
卫舒玉没有因为对方的话而生气,反而笑了笑,指着图上那座县衙中还不存在的凉屋,“这间屋子就是解决夏天酷暑的东西了。”
姚茂严拿着图纸左看右看,也没发现这个屋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心里便带了些不以为然:“这不就是个凉亭么?只不过比凉亭多了扇窗户,看着还没有凉亭精致。”
“图纸上是看不出来它的作用,但是建造好了大人自然知道它的妙处。”看着姚茂严还要开口,卫舒玉赶紧又说道:“而且咱们的契约上也说了,如果到时候我修缮好的屋子并没有冬暖夏凉的效果,那我不仅不会要大人给我的工钱,还会额外返还大人修建这些建筑所花费的双倍价钱。”
姚茂严一听,闭上了嘴,又仔细看了看图上的房屋,发现确实是跟凉亭没什么区别,于是抚了抚官袍上的褶皱,“卫舒玉,我这话可要提前跟你说明白,免得到时候你说我堂堂一个县令说话不算数。”
“大人请说。”卫舒玉倒是要看看,对方打算跟她说什么。
“你要是建一个带窗子的凉亭,然后让我们进去乘凉。如果这就是你所谓的夏天解决酷热的问题,那别怪我不认。”姚茂严神情严肃的说道,但心里却巴不得这个就是个没什么用的凉亭。
“大人放心,你只管等着县衙修缮好了验收就是。”卫舒玉自信的说道。
姚茂严眼中闪过一丝怀疑,难道这个卫舒玉还有什么后招不成?还是这个凉亭只是个幌子?
“我们不是签了契约么,大人如果发现这只是个普通凉亭,那就尽可按照契约上的内容办。”卫舒玉看对方许久都没有决定,于是出声提醒道。
姚茂严听后心中一动,对方说的也对,反正契约已经签了,如果到时候真的有问题,那获益的也是他。
“既然这样,那就按你这图纸上的来吧。”最终,姚茂严决定道。
卫舒玉点点头,然后收起图纸,“大人可招好了工匠?如果已经找到,我还要跟他们商量此事。”
姚茂严眼睛一转,露出一丝笑意,“人已经招好了,就让宋师爷带你去吧。”说着,叫来了宋师爷。
“属下见过大人。”宋师爷进来后轻轻瞥了眼站在旁边的卫舒玉,然后低头向姚茂严行礼。
“你带着她去见之前找好的工匠。”姚茂严看着宋师爷,眼神一闪。
宋师爷心灵神会,之前他们找来了工匠,而且还特意交代了他们一些事情,也不知道这卫舒玉到时候会是什么反应。
“卫姑娘,跟我来吧。”宋师爷对她露出一个意义不明的笑容,示意卫舒玉跟着他走。
卫舒玉看着两人的表情,怎么可能不知道工匠方面有问题,但她没有表示出来,而是决定静观其变。
果然,卫舒玉跟着宋师爷走了不久,来到一处院落。
“卫姑娘,我们新招来的工匠就在院子里等着,你有什么要和他们商量的,尽管去吧。”宋师爷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卫舒玉没理会他,推门走了进去。
院中,或坐或站这二十几人,听到开门声,一齐转头看了过来。
宋师爷见卫舒玉这般无视他,眼中闪过一丝恼怒,紧跟着走了进去。
院中一位穿着深色粗布衣服,年龄约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看到宋师爷,连忙站起身,走了过来。
这人面上带着一丝紧张,向宋师爷行了一礼:“大人,按你之前说的,我们到底什么时候开工?”
宋师爷皱了皱眉,不满于对方心急的态度,冷哼一声,“你急什么!之前不是说好了么!”
这人听后支支吾吾的好半天说不出话。
宋师爷不满的看着他这个反应,沉声说道,“你们这次是为官府做事,应该怎样还需要我提醒么?”
这人似乎因为这句话,终于意识到了什么,连忙点点头,“大人你说的是,我会告诉其他人不要乱说的。”
“恩。”宋师爷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了眼卫舒玉,“这位就是之前说的卫姑娘,之后的修缮的事情,你们就听她的,知道了么?”
这人听了宋师爷的介绍后,立刻将头转向卫舒玉,仔细的打量着面前的这位年轻女子,眼中神色不明。
卫舒玉也看着面前这个应当是这一群工匠的领头者,当然也看到对方眼里一闪而过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