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同用过晚膳,已然是灯火初燃时分,各自叮嘱一番分开而行。
隔日,秦如眉醒来只觉身子愈发昏沉,吃力唤来汀兰,见自家小主面色苍白,心中焦急万分,萌出血要寻着太医,被床上之人一把扯住:“莫慌,先去皇后处替我告假,让岸芷去寻太医。”
“哎。”慌忙答应了一声,急切的脸上显现落下泪来,急匆匆的出门寻了岸芷,急切的交代一番,抬脚又赶去了颐和宫。
不敢耽搁,岸芷一路小跑,去了太医院,秦如眉眼眸沉重,却觉得周遭日光残残,双眸半闭,伺候的太监太监忙前忙出,只是觉得心烦:“都安静些。”出言声音已然嘶哑。
婢子们放轻了脚步,连呼吸也轻了,周遭安静些许,烦闷之意也消退不少,和着眼,竟是又想睡去。
岸芷进了太医院,顾不得礼仪,扯住了一位太医,急匆匆的就往外走去,南和正在晒制药物,突然被人扯住,定眼一看,却觉有几分熟悉,细细打量,犹疑片刻,试探开口:“可是岸芷。”
听得有人唤自己名字,心中却惦念小主,急匆匆回首:“你问我是谁做……”话说一半,一双杏眼圆睁:“南公子,你怎会在此,此处不是太医院么?”
“你如此匆匆寻来,可是你家小姐有了大碍。”确定来人,一颗心突然揪紧。
“是啊,小姐,小姐昨日落水,今日不知怎的,整个人病倒了。”委屈的低下头去,声音里多了一丝软糯:“南公子,快去救救小姐。”
“好,你莫急,待我拿上药箱。”递给她一个放心眼神,回身匆忙收拾一番,脚下不停急匆匆而去。
二人脚程也快,竟是比平时早回来一半时间,进了降雪阁,四处人儿忙进忙出,却是交流甚少,南和心下焦急,顾不得其他,直接闯进房内,入眼见秦如眉脸色煞白,嘴唇干裂泛出丝丝血迹,皱着眉紧抿着唇,小心翼翼的靠近那虚弱不堪之人,怕是自己若有惊动,眼前之人便烟消云散。
岸芷唤了几声,却不见床上之人应答,回头见他发愣,忍不住催促催促:“南公子,快为小姐诊治。”
看了一眼岸芷,回过神来,伸出手为秦如眉把脉,却是控制不住的微微颤抖,垫了脉诊,铺上一方锦帕于那纤细皓腕之上,定了心神细细诊脉,手中之人脉象虚弱,是风寒之象,定了病因,却贪恋着温度,不愿离去,时间略长,就觉脉象异常,聚了聚精神,脉象之中似是药物所致,并非普通风寒,不禁面色大变。
岸芷在一旁看着,心也随之悬起:“南公子,小姐可是有什么大事?”语不成调,多了一丝颤音。
“非也,只是风寒过度,需好好调养,等我拟定方子,前去太医院抓药,一日三服,后期我会定时前来诊脉。”敛了神色,将物件收拾整齐,提笔留下药方,细细叮嘱。
岸芷哪敢耽搁,却又不放心自家小主,正欲唤他人前去抓药,话未张口,被南和阻了:“这药,需你亲自看着,亲自抓来,不可徒经他人之手,连熬制也要亲自盯着,万万不可错失一步。”见他面色沉重,岸芷也心知不妙,连连点头,迈步而去。
屋内徒自留下二人独处,南和拎着药箱,驻足许久,某色不知转变,一时间不舍离去,突有一婢子闯入,南和回神,打量她一番,淡然道:“去端些热水上来,多备几块毛巾,水温不宜过热。”
“是。”婢子倒也机警,面色如常,不过多言语。
片刻,清波碧水端至而上,银盆边搭置几块干净毛巾,挽了衣袖,将毛巾过水拧干,折成方块,搁置在昏迷不醒之人额头之上,见其嘴唇干裂,复而又吩咐:“熬一碗浓浓的参汤,再备一碗清茶。”
随时亲手照料,也不敢过分越了礼仪,跪在床边,替换着毛巾,汀止通知皇后归来,见如此情景,忙接过南和手中之事,亲自照料。
汀止不识南和,尊声答道:“多谢太医照料,照亮小主由奴婢前来便好。”
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失落,淡笑点头,躬身站至一旁。
须臾片刻,皇后竟是匆匆赶,进门见来往忙碌不绝,免了他们礼,抬脚进了里间,随意瞥了一眼南和,也未曾放在心上,南和行了一礼,皇后目光不转,微微扬了扬手,依旧细细打量床上之人,见秦如眉面色苍白,憔悴不堪,忽然发难:“你们是怎么照顾小主的,怎会让小主病得如此严重?”
汀止闻言,扑通跪下:“皇后娘娘息怒,昨日小主落水服了药便睡下,今日醒来,就是此番模样了。”瑟缩着磕着头,哽咽的说完一番话。
“唉,真是苦命的人儿,太医瞧过,秦宝林现今如何?”一双凤目极为凌厉,扫过垂首不语的南和。
“回皇后,眼下小主是感染了风寒,微臣已开了方子,服上几日药,注意调养,便是无事。”低垂了眼,看不清眼前之人在思索何事,皇后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将所带药物搁置在方圆红木桌上,粘做兰花指的手带着修长的流金护甲,细细的为秦如眉掖了掖被子,叮嘱一番方才离去。
众人送走皇后,皆是松了口气,参汤用大火熬汁,好的也快,南和让汀兰一点一点的喂入秦如眉口中,干涸的嘴唇有了一丝润色,苍白的脸色也恢复了些气血,一碗参汤见底,秦如眉长如蝶翼的睫毛,细微的颤了颤,秀眉拧了拧,只觉口中有鲜香之味,眼微睁着一条缝,打量了一下周遭:“这是怎的了,”一眼瞥见南和:“南和,你为何也在此,你莫不是做了太监……”心中惊讶,不顾虚弱,挣扎着就要起身。
南和面上红了红,看着那因高烧神志不清之人,张口诺诺解释:“你身子不适,要好生休息,我是太医不是太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也天壤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