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谨心中犯疑,难不成白芷荷已经调配出了解药,现在沈一莲身体中的毒已经解了?
他虽然不怎么相信,不过依旧在心里祈祷着,希望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他相信白芷荷的医术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沈一莲的面前连忙下马,一把将沈一莲抱住,欢喜的问道:“一莲你的毒?”
沈一莲还不等说话,就闻到了一股子浓郁的药味,接着就听到了白芷荷埋怨的声音,“你啊,刚醒没几日,毒还没解身子还虚弱的很就开始乱跑。”
白芷荷在魏谨离开后依旧致力于研究解药,一直以来都是以回魂丹来吊住沈一莲的性命,直到前几日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才让沈一莲醒来。
不过沈一莲体内的毒素依旧凶猛很,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毒发身亡。
沈一莲看着身后端着药而来的白芷荷,调皮的一笑,说道:“宫里太过于闷的慌,想要出来转转。”
说着不自觉的看了眼魏谨,她知道原因,在她一醒来的时候,百里玄策就将一切告诉了她。
本来还在担忧魏谨在征伐清北国的时候有没有受伤,看到平安回来,这颗心才算是放了下来。
魏谨走向前来,揉了揉沈一莲的脑袋,没有说话,拉着白芷荷走向了一旁,向其急忙问道:“一莲现在怎么样了?”
白芷荷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她体内的毒很难解,这是一种集多种毒素秘制而成的剧毒,如今又是三种成品混合在了一起,她还能醒已经算是不错了。没有天命蔻,想要仅仅凭借着我的钻研去解毒,恐怕没有三五载是行不通的。”
这种剧毒在之前白芷荷是闻所未闻的,想不到世间居然还有如此恶毒的毒药。
魏谨没有说话,拳头攥的很紧,他同样无奈,都已经踏平了清北国都找不到天命蔻。
魏谨走到了沈一莲的身旁,还没有说话,就有着一名太监匆忙赶来,在魏谨的面前恭敬的行礼说道:“奴才参见陛下,启禀陛下,丞相已经在御书房中等候多时,有要事与陛下商讨。”
宋城自从得知了魏谨即将班师回朝的时候,就已经在御书房中等着了,到了现在都已经有数个时辰了。而且找了好几名太监来寻找魏谨。
魏谨皱着眉头,不愿意理会,与沈一莲都已经一月未见,本想多说几句却总是事与愿违。
摆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先退下吧,通知宋城朕随后就到。”
魏谨在离开前教给了宋城监国,如今找自己的事情肯定是因为魏慎无疑,对于魏慎在他走之前就已经处理的妥妥当当的,不过一个月又能有什么要事发生。
这太监还想要再说些什么,可一见到魏谨那张神情不悦的脸,顿时噤声,那里还敢说话,连忙退了下去。
如今的魏谨还是一身的铁甲,腰佩重剑,一副铁血的模样,这要是说上一句错话,恐怕就要当场被魏谨给一剑斩了。
这太监才刚刚退下,就又看到厉云赶了过来,魏谨眉头锁的更深,见他恭敬的行礼说道:“臣参见陛下,恭迎陛下班师回朝,臣有要事向陛下禀报。”
魏谨这下终于是忍不住了,单纯的是太监过来,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如今厉云又来了,可以说这件事真的是十分重要。
点了点头,冲着沈一莲柔声说道:“一莲你先回坤宁宫,我晚些时间再去看你。”
关乎江山社稷的事情魏谨必须优先处理,且刚刚打下了清北国的疆土,还没有安置,也是一道大工程。
沈一莲点了点头,轻咳了两下,连忙用手帕掩住,魏谨没有看到,在沈一莲手中的手帕上染着一抹鲜红。
白芷荷没有办法一次性为她解毒,只能勉强帮她调养身子,护着心脉,不过其余的经脉,早就是入毒已深。
魏谨同厉云快步赶往了御书房,沈一莲则在白芷荷和雀儿的搀扶下回了坤宁宫,如今还是隆冬季节,以沈一莲的身子可不能在外面待太久。
一路上自然是免不得被白芷荷唠叨,恐怕她最不省心的事情就是有了沈一莲这样一个病人。
回了坤宁宫,药都已经凉了,不过沈一莲依旧一饮而尽,恐怕唯一让白芷荷省心的事情也就是她还能够按时吃药。
没一次的药都是极苦的,不过依旧不见沈一莲有什么埋怨。
她坐在凳子上,等魏谨到了夜间,也不见其来,困意渐重。白芷荷为了沈一莲的身体着想,可是在她的药里面加了不少的安眠的药物。
索性不再多等,回床休息,她渐渐的已经明白了魏谨对自己的心思,本来一直以为他都是在利用自己。
可当她得知了魏谨为了自己,一怒之下不顾后果,踏平了清北国的时候,她的心里对于魏谨的爱,那颗接近枯萎的大树,再一次焕发出新生,几近参天!
刚在床上躺下,就听到门口有敲门声,沈一莲下了床,心想着是魏谨来了。
一打开门就看到两张熟悉的脸,瞳孔放大,惊讶极了,她都分不清眼前情况,最近究竟是怎么了。
前是自己一直以为死去的百里澈还活着,而且还摇身一变成了南疆王百里玄策;如今就连独孤信都是没有死。
一时让沈一莲难以接受,声音颤抖着说道:“你还活着?”
独孤信未答,拉着身边的少年连忙进了房间,将房门关紧,并且透过门缝张望,没有看到一个人,这才松了口气。
他虽然轻功举世无双,不过坤宁宫周遭的部署实在是太过于严密,何况是还带着一个人。
他带着的这个少年沈一莲也认识,就是先前在白芷荷房间里,她本想救下,却被魏谨打入天牢的刺客。
独孤信拉着少年在房间里做了下来,才对沈一莲说道:“没错,我还活着。”
声音平淡,不起丁点波澜,好似早已经将生死抛之身外。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过期间所遭受到了痛苦,又岂能旁人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