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他们全家团聚的日子,唐杭、曹氏和唐宁一家三口聊天聊到深夜。
唐宁不断地给唐杭和贾氏讲解着自己在京城的所见所闻,以及在本家所居住的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还有唐贯和贾氏对自己的种种友好。
唐杭在唐宁的描述中感知到与本家的关系修合的非常好,他非常的佩服这个八岁的女儿能把这件事情做的如此的完美。
唐宁并告知父亲自己在京城结交了新的朋友。
唐杭诈一听非常的生气,“小小年纪切不可以乱结交朋友,江湖险恶你不知道吗?”
曹氏也随着唐杭说道,“宁儿一定要切记爹爹的话,江湖险恶不可乱结交朋友。”
唐宁笑着对父母说道,“娘,你们放心,有一些事情我看的比你们清楚,我结交的这两个朋友,一个是康王世子郝远,另一个是他的好友宋橙。他们两个形影不离,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友好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对我的喜爱。”
唐宁给唐杭和曹氏解释着。
当唐杭听到世子两个字的时候,惊讶的站了起来,“你怎么会跟世子认识?我听朝中官员说这个世子非常的风流,宁儿你是女孩儿,切不可与其他的男儿有任何的交集,这样会对你不利!”
唐宁自然知道父亲话语中的意思,“父亲,你不必担心,宁儿有分寸,如果他们不是好人,我早就与他们断绝关系了。郝远是风流但是他不下流,他只是喜欢和我逗着玩罢了,他经常去书画行也喜欢花花草草,与我在一起时总是一本正经,并无风流下流之事,爹娘放心!”唐宁给父母解释。
唐杭还是略有担心,曹氏为了解除唐杭的担心,接着对他说,“不必担心,我相信您宁儿有分寸,毕竟她对前世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所以在我看来……”
曹氏并没有说完,唐宁接着把话接过去,“娘亲说的对,爹爹你放心吧, 我自己有分寸!”
唐杭见唐宁和曹氏都这么说,自己也放心了不少,连连点头也不再说什么。
“宁儿,天不早了你去睡觉吧,爹爹再看会儿书。”唐杭发现天色已晚,唐宁也瞌睡的不行,于是打发她去睡觉。
唐宁虽有困意,但是也不舍得离去,因为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娘亲了,甚是想念。
最后在曹氏的劝说下唐宁便睡下了。
“老爷,明日还要上朝不要睡得太晚, 对身体不好。”曹氏关心的对唐杭说。
唐杭点了点头对曹氏说道,“先行休息吧,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做哦,准备明天早晨的事情。”
曹氏点了点头,也便回房歇下了。
曹氏看着熟睡的鸣儿,回想着这陌生的房间与陌生的庭院,她也想念自己的老宅。
但是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人生一世苦短,又经历无数事实,想想人活着这一生真的太不容易了。
如果一生顺利还倒好,如果经历坎坷,则会令自己伤痛不已。
曹氏就在这复杂的心绪中渐渐睡去。
京城的空气似乎比乡下的空气要暖和一些,在这初春的夜里她似乎没有感到冰冷。
她突然醒来,害怕孩子着凉。
她忽然忘记辽南的温度要比京城低得多。
伸手摸了摸唐鸣,这孩子竟然出了一身汗。
就这样唐宁每隔几年后,唐宁都要到本家小住,与本家保持着友好的来往关系。
而孙氏也顺利的给唐贯诞下了一双儿女,确实是双生。唐贯和贾氏也高兴得不得了。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孙氏,因为她最终老有所依。
就因为孙氏诞下了一双儿女,唐贯和贾氏又单独去了一趟唐杭的府里,表示感谢唐宁当年在辽南为孙氏找来的中医。
因为贾氏对于孙氏的友好,贾氏如愿以偿,孙氏确实把一个孩子放在贾氏哪里抚养。
唐宁每年小住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十天半个月,因为唐氏一族都住在京城离得比较近,无论婚丧嫁娶大家都有礼尚往来。
唐宁十八岁那年,唐贯和贾氏为了表示自己对唐宁的喜爱,也要显现出自己是干爹干娘的身份,特意为唐宁带来了成人礼。
他们不仅给唐宁带来了珍宝玉器,华丽的服饰,还请了法师给唐宁增加福慧。
唐宁非常感激唐贯和贾氏的做法,也足以证明本家对唐杭一支的友好。
唐洲一直想找机会到唐杭家去一趟,以表示自己与唐杭一支的亲近。
但是唐洲一直没有理由拜望唐杭。于是他找来自己的两个女儿商量去唐杭家的事。以女儿拜望唐宁为借口拜望唐杭,但是遭到了两个女儿的反对。
“爹爹,我们为什么非要巴结唐杭,他不就是在朝为官吗?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真不知道你为什么一直这么做?”唐台美气氛的问唐洲。
唐洲并不想跟自己的女儿解释自己的做法与想法,因为他完全为了自己的孩子们。
而唐台美和唐台怡始终不理解,又因为这件事情唐洲和自己的两个女儿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而唐台美和唐台怡把这件事情加剧到唐宁的身上,他们认为唐宁有错在先,与旁系姐妹亲近不与嫡系姐妹亲近。
而现在唐宁的父亲在朝为官,弄得整个唐氏宗亲都巴结着他,所以她们两个非常的不服气,总想找各种理由整治唐宁,但是一直没有实施。
其实唐洲大可不必这样做,唐杭也并不是吃拿卡要的人,而唐宁也从未向自己的父亲说起过唐洲两个女儿与自己有什么矛盾。
其实所有的这些对于唐宁来说都不是事,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父母的平安与弟弟的快乐成长。因为前世的原因,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唐宁早已经把世间的事情看的清清楚楚,她怎么会计较这些鸡毛蒜皮呢?
但是在唐台美和唐台怡来说却记下了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