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贾氏又把唐宁叫到了自己房里,“宁儿,这是干娘今天刚为你选的新布料,你看看喜欢吗?”
贾氏一副慈祥的面孔看着唐宁,唐宁自然之道贾氏是在巴结自己,因为父亲现在进京为官。
“干娘,之前你送的那些丝绸衣料我还没有用完呢,不必这么破费了。”唐宁一副小大人的样子黑贾氏说着。
贾氏看着唐宁可爱的样子,“我就喜欢把你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这些衣料慢慢的穿,你再长大些干娘再为你选一些更漂亮的衣料。”
唐宁赶紧跪下给干娘磕头,贾氏立即将其抱起,“宁儿的礼节就是多,想的也周到,真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
唐贯在一旁也呵呵地笑着,他的心思都在孙氏的肚子里,他多么渴望孙氏也能给他生出这么一个可爱的宝贝女儿来。
那种羡慕不时地展现在脸上。
贾氏显然知道唐贯的想法,她多么希望孙氏的肚子里怀的是双胎,这样她可以抱到自己房里一个,也把她培养的像唐宁一样可爱。
这一对老夫妻各怀鬼胎,各自有各自的想法,不过总之他们的宗旨还是对的,家和万事兴,好在贾氏没有害孙氏的意思,如果她嫉妒孙氏怀了孕或者对她产生了歹心,那么这个家是鸡犬不宁的。
这贾氏也是名门闺秀,她不会有那些小肚鸡肠,虽不是什么读书人,但也略识文字,略懂道理,娘家从事生意不缺金银,所以对一些小事从不斤斤计较。
当然唐贯也不时的巴结着自己的夫人,毕竟贾氏的六个哥哥也让唐贯不寒而栗。
虽然这六个哥哥都已高龄,但是他们都健在,有的朝中为官,还有一些生意之人。
所以贾氏与唐贯的想法也略有不同。
一来与唐杭搞好关系是为了唐氏宗亲,二来也是为了与自己的哥哥拉拢关系。
总之说他们各怀鬼胎一点也没错。
第二天一大早唐贯和贾氏便备好了 轿子,和唐宁一起去唐杭的新府拜望。
而唐贯的二弟和三弟坐着马车,跟随在唐贯和贾氏的后面一同前去。
虽说都在京城,但是这京城也大的很呢,大约过了两个时辰才到达。
因为唐杭居住之地是在城东,而唐冠居住之地则在城西,他们形成了最远的距离。
“宁儿,你在京城有新家了兴不兴奋?”贾氏一路上都揽着唐宁。
唐宁自然兴奋,但是他对辽南的家也会有丝丝的眷恋,毕竟从小在那里长大。
但是一想到五年后的洪灾以及自己家庭的灾难,还是更兴奋京城那个新家。
“干娘,住在京城我最兴奋了。这样离得干爹和干娘近,我们可以经常有来往。”懂事的唐宁总是说着一些缓和两家关系的话语。
“真是好孩子,干爹和干娘有时间也会去看你的。”贾氏抓着唐宁的小手高兴的对他说。
唐宁满脸的微笑,胖嘟嘟的脸蛋惹人喜爱。
当唐贯一行的轿子和马车来到唐贯府邸门口的时候。
唐贯府邸门口已经站满了下人,他们敲锣打鼓,欢迎本家的到来。
但是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锣鼓喧天,因为唐杭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如果在京城闹得动静太大了也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为了迎接本家的到来,他必须做出一些声势,一来展现自己在朝为官,二来也向本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礼貌之一。
唐宁从轿子上走下来,并没有像想象中那种飞奔过去扑在爹娘的怀抱里。
下轿的第一动作便是下跪叩头,做着那些礼仪的事情,“宁儿给爹娘请安。”
唐杭和贾氏忙做了一个请安的动作,也并没有表现得十分紧张与想念。 因为在众多本家宗亲面前,他们不能与自己的女儿太过亲近,这样会忽略与本家来人的关系。
其实他们彼此的心里都充满了想念,
但是看到女儿完整完好,穿着打扮漂亮整齐的时候,女儿没有受到任何的委屈,激动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接着硬是咽了回去。
接着唐宁起身来到了父母的身边,
唐杭和曹氏忙伸手去接应唐贯和贾氏。
“本家大老爷辛苦了,虽说都在京城,这舟车劳顿的也不轻快!”唐杭说着客气话,把唐贯一行的人迎进了府内。
而曹氏和贾氏牵着手很像是多年不见的姐妹。
虽说他们做的都是表面文章,虽说他们从心里并不是那么的亲近,但是表现出来的是那么的和善。
因为之前唐杭两个妹妹的死去在所有人心中都是一个隔阂,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正式因为没有达成一致的统一,所以才让两家的关系僵持了这么多年。
不过好在大家都有心修和,也许是唐杭的主动让本家略有愧意,但是这件事情从未提起,因为也无法提起,这种事情总是各说各有理。
唐杭带着本家来人参观了自己的府邸,,并且让他们品尝了辽南的厨子做的特色菜,因为辽南的特色菜在京城是吃不到的,其实能吃得到也不正宗。
恰巧唐杭在辽南带回了厨子,大显身手,令本家来人称赞不已。
唐贯一行非常的高兴,唐杭感觉与本家修和也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他也异常的开心,并且令管家准备了丰厚的礼品,本家来的宗亲都准备了礼品。
而唐贯三个弟弟也分别带来了礼物送给唐杭。
就这样礼尚往来,交流感情谈天说地,非常愉悦的一天就结束了。
当唐贯一行的所有宗亲离开唐杭的府邸之后,唐宁才撒娇的扑在唐杭与曹氏的怀里,显示出女儿念父母的感情。
这一家三口痛哭流涕,当然这是高兴的流涕,因为他们许久没有见面,唐宁对父母的想念以及父母对唐宁的想念,都在这眼泪上了。
“爹,辽南的府邸可曾存在?还是卖掉了?”唐宁非常关心辽南的那些房子。
“辽南的房子是属于朝廷的,我们走后新上任的官员会住进去,宁儿不必想念那里了,从今天开始京城便是你的家。”唐杭宽慰着唐宁。
一行热泪从唐宁的脸上流了下来,“我更想念辽南的家,因为我从小在那里长大,不过住在京城更好。”唐宁说到这里没再解释下去,住在京城更好的原因他们三人都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