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为了缓和我们与本家的关系,我不想再让你如此的为难,所以清明之际 ,为了表达我们对祖宗的敬意,所以我派宁儿和管家给本家送去了最高规格的祭品,本家那边十分的高兴,在我认为他们是为了礼尚往来 所以才邀请宁儿过去小住的。”曹氏根据自己的猜测给唐杭说。
此刻唐杭的内心百感交集 ,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此时的心情?
他知道曹氏给本家送祭品真的处于好意。
她想缓和与本家的关系 不想让自己在为难。
不想让自己这一支孤零零的。
但是多年不与本家打交道 ,不知道本家的人性如何。
只知道那是宗亲很旺盛的本家。
但是自己的两个妹妹死于非命 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两个妹妹的自己难以想象?
这是他心头的痛啊!
每当触碰到这个痛的时候,就像用刀割自己的肉,那种痛是无人能理解 无人能够明白的!
唐杭倒背着手在屋里踱来踱去 ,不知道如何定夺这件事情。
他走两步看看夫人,唉声叹气!
此刻曹氏也不敢坐在椅子上 ,而是站起来低着头看着自己的双手。
曹氏看上去非常的可怜,她明明是做了一件促进自己与本家关系的事情。
到头来却落了如此的狼狈,不可收场。
当然唐杭并没有责罚与责备曹氏。但是曹氏的内心也在忏悔,她不知道这件事情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
在唐杭的表情 看来自己显然是做错了。
首先自作主张就是不对。
但是唐杭转念一想,曹氏送祭品与本家缓和完全是为了这个家族呀,曹氏并没有任何的私心,自己为何要用这种态度对待她呢?
但是如果不是曹氏给本家送祭品, 本家怎么会想起来邀请唐宁小住呢?
并且最可悲的是曹氏怎么还会让唐宁去送祭品呢?
唐杭想到这里又生气了,“前些年我家妹妹惨死的事情 你不是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派唐宁去呢?”
“我不知道本家会有这样的再次邀请我们家的小姐去她们那里小住,我只知道借助清明祭祀的缘由 给本家送去祭品,肯定会缓和我们两家的关系。到头来不至于我们孤苦伶仃,但是谁知他们会再一次邀请我们家的小姐 ,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再说了 去给本家送祭品,必须有主人在场,这件事情我是瞒着你做的,因为鸣儿尚小,我不宜出门,而宁儿没有长兄,只好派她前去了。”
曹氏用自己的理解给唐杭解释着。
唐杭一边走路 一边摇头 非常的痛心疾首。
他不想再让自己的女儿重蹈覆辙。
唐宁是他的心头肉是他最疼爱的孩子。
纵然现在已经有了唐鸣,但是唐宁在他的心里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毕竟他们这一支人脉本来就不是那么的旺盛。
自己四十几岁的人了 只有两个孩子。
而唐杭本身有没有兄弟,唯一的两个妹妹 还被本家害死。
所以这一支的孤苦伶仃,倒显得非常的寂寞。
向本家靠拢主动接近 这也倒是好事。
但是他真不知道本家的用意如何?
或许用其他的方式来回馈自己也好呀!
为什么非得接自己的女儿过去 小住呢?
这是唐杭百思不得其解的。
唐杭和曹氏在书房里待的 时间太久了。
本家的少爷和小姐似乎有些等不及了。
他们等待着回复呢。
一会儿林超过来敲门,“老爷, 您在书房吗?”
唐杭根本就没有心情搭理林超, 因为他现在心乱如麻。
接着曹氏过来开门询问了林超。
林超说客堂的少爷和小姐有些等的不耐烦了。
曹氏见没有过去见本家客人的意思 于是超市就给林超说
曹氏见唐杭没有过去见本家客人的意思 于是曹氏就给林超说,“告诉他们 ,我们安排他们吃午饭,老爷下午才回来呢,前堂的事物繁多,另外 你再通知厨子,做一桌好饭 好好的招待他们,连同下人一起招待。”曹氏有自作主张的安排了林超。
当然 这次的自作主张是在唐杭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
唐杭并没有反对。
唐杭知道前来的是少爷和小姐,他们都是年轻人 ,兴许对上一辈的事情 并不是太了解。
所以万万不可慢待。
林超退下以后曹氏关上门继续等待唐杭的决定。
唐杭真的难以决定这件事情。
他在屋里踱来踱去躲来躲去, 好像走的累了 ,又坐在了自己的书桌旁
翻看那本唐氏家谱。
在家谱上他看到祖父的名字的时候,顿时热泪盈眶。
他知道祖父的遗愿就是与本家恢复,但是看到这一支只有自己的名字的时候 心里又是那么的冰冷。
该如何是好 ?此刻唐杭真的很彷徨。
曹氏站在一旁莫不作声,那种担心与害怕是前所未有的。
书房瞬间陷入了一片寂静,是那种沉思的寂静。
曹氏也不知道唐杭在想什么,她眼神呆滞 呆呆的看着那本唐氏家谱。
也许孩子离开曹氏的时间太久了,汪妈妈也过来敲门,说唐鸣不断的哭。
这时唐杭才回过神来,“你回房去看孩子吧,这件事情容我再斟酌斟酌,不过不要告诉任何人 我已经回府了,总之日落之前我会给他们回复的。”唐杭冷冷的对曹氏说。
曹氏轻轻的答应了一下 退出了书房。
因为孩子娃娃大哭,曹氏非常的不放心,每一个孩子都是娘的心头肉。
唐宁八岁,年龄大了 比较懂事曹氏对她比较放心。
而唐鸣只是几个月的襁褓中的婴儿。
他怎么能离开母亲的怀抱呢?
曹氏慌慌张张的回到房里,看到啼哭的婴儿自己心如刀绞。
她慢慢的抱起唐鸣,说来也怪,当母亲抱起孩子以后孩子顿时不哭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血缘关系?
这就是母子亲情吗?
曹氏抱着唐鸣,眼角流出了热泪。
汪妈妈自然知道曹氏为何掉泪?
但是她也不便多问。
汪妈妈看到曹氏难过的样子 内心也非常的痛苦。
他知道唐杭一家都是忠厚善良的人,对待下人总是那么的好。
当自己的主人 有困难的时候下人无能为力,那种感觉也是十分的痛苦的。
她知道曹氏在书房里等了一上午,肯定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
汪妈妈早就炖好了 连耳银子汤。
汪妈妈拆朱砂给曹氏端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