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鸣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当父亲得知他们要参加秋季高考的时候,顿时震撼。
“你小小年纪有这样的志向,父亲为你感到高兴,骄傲,你是说你与陆鸣一起参加秋季高考吗?”
唐杭非常激动地问道。
“父亲,我们两个都想参加秋季科考,到时候我们一举成名为朝廷效劳,父亲你支持我们吗?”唐鸣问道。
此时的唐杭不知道如何回答儿子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在整个朝政当中分了许多的潮派,自己有时候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但是,当自己的孩子有远大的志向一心为朝廷治理国家的时候,她怎么能够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呢?
所以唐杭不时的点了点头,“未来的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好好的学习,好好的努力,将来有一番作为,考取功名协助皇上治理国家,父亲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你,还有陆鸣尽管在家里住着,衣食住行,我们唐家军全包括,为的是让你们考取功名,怎么样?”唐杭高兴的对唐鸣说道。
此时唐鸣在父亲的眼睛里看到了希望,他知道有父亲的支持,自己肯定会马到成功。
毕竟父亲对朝政中的事情是真的了解,父亲博览全书,自己与陆鸣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可以不断地请教父亲,这样他们离目标会越来越近。
此时的唐鸣和陆鸣已经不再迟疑,他们两个躲到唐杭的书房里认真的读书去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唐鸣和陆鸣每天吃完饭以后都会躲到书房里看书。
并且一看就是几个时辰,从来不休息,他们已经把自己卷入到书的海洋。
唐杭回家以后看到两个孩子非常认真,他非常的高兴。
并且时不时的对唐鸣和陆鸣探讨一些关于朝政中的事情,他也想看看两个人的想法。
并且他们不断地探讨着天文地理,以及上古时代的历史,因为这些对于他们的科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的这段时间,他们真的获取了前所未有的知识。
尤其是陆鸣,之前父亲只是一个教书先生,周而复始,他教的那些知识与朝政的事情自己一无所知,或者是知道甚了?
直到现在,与唐杭在一起,他才发现朝政知识如此的广泛,他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的接触过。
“陆鸣能遇见你这样的好朋友,我真的三生有幸,你是我今生最好的朋友,有朝一日我考取功名,定会感谢你以及你的家人。”陆鸣激动地对唐鸣说道。
“我们是好朋友好兄弟就不要再说这些客气的话了,再过不多久,科考的日子就要来了,我们还需要努力。”唐鸣不断的鼓励着陆鸣。
陆鸣信誓旦旦的点了点头,就凭他们的学习,他们两个非常有信心,能科举成功。
很快秋季科举到了,唐鸣和陆鸣一起报名参加了,今年的秋季科举,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满怀抱负的人,都来参加秋季科举,他们想发挥自己的远大志向,他们也想为朝廷效力,他们也想治理国家。
紧张的考试之后,唐鸣和陆鸣从考场里出来,那种喜悦与激动,还有兴奋时刻的展现在他们的脸上。
“我对这次的科举非常的有信心,这个冠军非我莫属!”唐鸣非常有信心的对陆鸣说。
“好兄弟,你做第一名,我做第二名,如果你做了大官,我来辅佐你。”陆鸣非常谦虚地对唐鸣说。
其实陆鸣也非常的有才华,他认为自己肯定也会科举成功,会夺得第一名,但是他谦虚的把第一说给唐鸣。
接着唐鸣说道,“两个何不争做什么第一,我们两个一起合作为皇上治理国家那该多好,因为我们意见统一更利于协调发展。”
唐鸣非常友好的说。
其实这也是陆鸣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真实的表达出来,因为他知道刚刚科考完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动,他不想因为一句话打击了别人,确切的说是打击唐鸣。
其实唐鸣的抗击打能力是很强的,也许陆鸣觉得不好意思吧,毕竟这一年的时间吃穿住行都在唐家,他从未花过一分钱,自己非常的惭愧。陆鸣曾经表达过自己的这些感情,唐鸣劝了他。
唐鸣告诉陆鸣自己的父亲非常的欣赏有才华,有学识的人,陆鸣仅在自己的家里居住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不算什么,并且唐杭和曹氏对他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
再加上陆鸣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孩子,他的许多习惯都带动了唐鸣,家人对陆鸣也有一丝的感激。
其实科考完的这几天是最紧张最激动的,他们不时的张望着,打听着看看朝廷什么时候张榜?他们不知道自己科考的成绩如何?
果然半个月以后朝廷张榜了,位居榜首的既不是唐鸣也不是陆鸣,而是另有他人。
此时的唐鸣和陆鸣都非常的沮丧,他们没想到自己做的如此完美的答卷,竟然没有得到榜首,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人吗?
唐杭回到家以后也是愁眉苦脸,曹氏还看到唐杭愁眉苦脸的样子,顿时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看了唐鸣和陆鸣的试卷了,他们两个做的非常的完美,榜首应该是他们的,而冠军却让国舅爷的亲信的儿子摘得了,实在是天理难容啊!这件事情怎么能让这两个孩子知道呢,他们知道以后他们会怎么看待朝廷怎么看待这个社会,只怪我唐杭好无能,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唐杭非常惭愧的对曹氏说。
“国舅爷的亲信也能走这样的后门?真是天理难容,让一个不学无术或者说学术达不到一定程度的人去做这个状元有什么用,他能帮皇上治理国家吗?还是他能帮国舅爷祸害百姓?唉,这个世道真是难以让人相信?”曹氏非常生气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