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唐杭一家,清明这天,唐杭家里的成员大大小小连同下人们跟随他在自家院子里摆上祭品,祭奠自己的祖先。
唐杭并不知道曹氏派人给本家送去了祭品。
所以唐杭紧皱着眉头,或许他心里也略有所思。
他认为应该与本家缓和一下,为了祖父留下的遗愿。
但是每当想起自己的两个妹妹,心生怨恨 不愿意与本家缓和。
他一直存在于这种矛盾之中,不能自拔。
而在清明这天,唐宁的表现实在令唐杭意外。
唐宁小小年纪忙里忙外,看起来比一些成熟的大人 懂得事情多得多。
唐杭一大早并没有去前堂工作,而是在家里忙碌着祭祀的事情。
因为这一天全国上下的人们都在祭奠自己的祖宗。
唐杭早就安排下人准备了足够丰富的祭品。
摆放在自家桌子上面。
在唐杭看来要有足够的诚意才能对得起祖宗。
而祖宗看到了自己子孙的诚意才会保佑子孙们一切平安。
唐杭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带领着全家老小一起跪在院子里祭祀着自己的祖宗。
曹氏抱着怀中的婴儿,依然给祖宗们磕头。
唐宁非常高兴家中父母所做的一切
至少在心理上,她赞扬父亲的做法,这是对祖先的敬畏。
唐宁十分想找一个契机 跟父亲说明自己与本家有过来往。
但是每当看到父亲眉头紧锁的时候,自己又望而却步。
虽然有时候在父亲怀抱里撒娇,但是看到父亲严肃认真的样子 是又心生敬畏。
毕竟前堂事务繁多,父亲每天都处理着大大小小的事件。
再加上与本家关系的僵持,令唐杭愁眉不展。
矛盾的心情 时刻折磨着他,唐宁真的不忍心自己的父亲再忍受如此的折磨。
她准备找一个合适的契机 对父亲说出与本家缓和的事宜。
曹氏早就看出了唐宁的想法,同时并不支持唐宁。
因为这件事情毕竟是背着唐杭去做的,如果唐杭知道了 肯定会不高兴。
虽然这件事情背着唐杭做,但是本家那边肯定以为是唐杭安排的。
或者他们不会对自己这边有太大的敌意。
曹氏的做法是在暗中缓解关系或者保护唐杭。
其实唐杭并不需要这样的保护,如果被他知道了 他肯定生气。
因为他认为这种做法有一些卑躬屈膝。
他不想活在别人的屋檐下,他只想堂堂正正的做人。
想当初他们害死了自己家的两位大小姐,而自己却杯弓屈膝的找人家和好,分明是没有骨气的表现。
所以唐杭的矛盾一直就纠结在这里
这口气难以咽下。
纵然有矛盾,但好歹是同一姓氏的家族,为什么要互相残害?
残害以后,给后人留下极大的伤痛!
唐杭眉头紧锁,矛盾重重啊!
其实,下人们也有下人们的看法,但是他们始终默默不语,跟随着主人的安排。
他们都知道唐宁小小年纪有着极高的志向,也知道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事事为父母着想。
而唐杭做的是有骨气的男人的做法,他不想让自己的两位妹妹含冤而去,
明知道是谁 害死了他们自己却无能为力。
那种有仇不能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痛心不已。
但是这种仇是不能报的,都是同族的人,互相残害将会惹来族内大乱
并且也会让天下人耻笑。
可是他背负着这样的屈辱,让天下人负了他,他却不能负天下人。
唐杭只有在大堂上处理公事的时候,才会忘记这些烦恼。
每当夜深人静或者坐在自己书房里的时候,心情总是不能平静下来,
因为这些事情缠绕着他。
在唐杭看来自己的这一支总共有两个孩子,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的委屈。
儿子尚小,并无长子,只有一个长女。
长女如此的乖巧 懂事,唐杭更不忍心让自己的女儿受到任何的委屈。
所以,唐杭也无时无刻的不在牵挂自己的女儿。
因为毕竟自己的两个妹妹惨死在本家的手里。
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再重蹈覆辙,
他不想与本家和好的原因 就在于担心本家那边会再打女儿的主意。
所以这是他僵持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
曹氏自然了解唐杭的想法,但是他与唐杭的想法略有不同。
她认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向家族靠拢总归是不错的,前些年他们是破坏了自己家的两位小姐,但是时过境迁,往后的事谁也不好说。
毕竟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谁也不知道明天的日子是怎么样的。
好在有家族的同在,就好像寻找到自己的根一样。
唐杭何尝不想与曹氏想的一样,甚至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这么认为,寻根是必要的。
但是曾经的谋害 让唐杭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
总之在这祭祀期间,唐杭总是心事重重。
祭祀结束,唐宁非常的乖巧,跟着父亲进了他的书房。
“宁儿,父亲要安静一会儿 你有事吗?”唐宁展开自己的眉头,微笑着对女儿说。
唐宁乖巧懂事 她知道父亲在想什么,但是此时的她又不能点破这件事情。
只好说,“我想陪您在书房看会书 我会很安静的。”
唐宁见女儿如此说话,也不再推辞,接着唐宁随唐杭一起来到了书房。
唐宁看的最多的就是唐氏家谱。
她知道了解更多的唐氏家谱唐氏祖宗,更利于恢复与本家宗亲的关系。
每当唐杭看到唐宁研究家谱的时候,唐杭总是唉声叹气,但是从不多说一句。
也许唐杭认为如果本家不是那么凶残的杀害掉了自家的妹妹,也许唐氏家族将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家族,
是一个美好团结 又和谐的家族。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
唐杭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拿起了经常读的那本《资治通鉴》,仿佛在读又仿佛没再读。
有一种心不在焉, 精神无力的感觉。
其实唐宁早就看出了父亲的精神状态。
不过唐宁始终不说话,而是安静地看着唐氏家谱。
她好像另有打算,好像为父亲盘算着什么。
毕竟前世的经历告诉她,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她时刻告诫着自己,在今生今世 要让自己的父母平安度过,尽显自己的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