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唐宁坐在床边,给自己的宝贝哼着小曲,逗他高兴的时候,芷香对唐宁说,“小姐,天冷了,孩子应该穿上棉衣了,我去买些布料,让汪妈妈给小少爷做件漂亮的棉衣吧!”
唐宁非常的高兴,因为芷香时时处处的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着。
“芷香,那你去通知汪妈妈,让她给孩子买些布料,汪妈妈的眼光最好了,他每次买的布料既好看又舒服。”唐宁高兴的对芷香说。
“我和汪妈妈一起去吧,我顺便跟汪妈妈学一学,以后咱们离开唐府回到家以后,我负责给少爷买布料,,到时候小少爷穿上既美观又舒服多好呀!”芷香高兴的对唐宁说。
唐宁一听芷香这丫头,真的是事事处处的为小少爷着想着,“你和汪妈妈一起,我在家里看着他,我之前听汪妈妈说,在一家钱庄的旁边有一家上等的布料,那里的布料全都是南方来的丝绸以及纯正的棉服,你们好好的选一选。”
芷香点头答应着准备向外走,唐宁突然愣住了,赶忙叫住了芷香,“芷香,我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
芷香也愣住了,突然又转了回来,
“你想到了什么?”芷香突然问道。
“我刚才说什么,钱庄对吗?钱庄的旁边有一家布料行,也就是说,布料行的旁边有钱庄?”唐宁一边自言自语,一边从床上站了起来。
芷香非常纳闷的看着唐宁,她不知道唐宁想起了什么。
其实此时的唐宁突然想起了那张假银票的事情,她认为可以让父亲拿那张假银票,去钱庄核对一下,这是哪一家钱庄的假银票,或者通过钱庄能找出一些眉目。
她知道父母已经放弃了对这件事情的追究,但是她突然想到了钱庄,她想弄个明白到底是谁对他们家不恭不敬。
接着唐宁二话不说,奔向母亲的房里走去。
不管芷香怎么喊,唐宁就像没有听到一样。
芷香突然发现唐宁有一种魔力就是当自己聚精会神的想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任何声音她都听不到了。
芷香早就了解了唐宁的这一特点,于是她又安静的坐在孩子的旁边,静静的陪着孩子,甚至学着唐宁的样子给他唱起了儿歌。
但是芷香也心神不宁,因为她不知道唐宁想起了谁?她也不知道她这种状态正不正常?总之她非常的担忧。
唐宁慌慌张张的来到曹氏的房里,曹氏正在休息。
“娘,我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唐宁一进门就上汽不接下气的对曹氏说着。
曹氏见唐宁慌慌张张的样子,非常的惊讶,不知道唐宁想起了什么大事。
“宁儿,你想起了什么事情?慢慢说,不要慌张。”
“娘,我记得唐贯大老爷家的大哥唐子川经营了一家钱庄,咱们可以把那张银票拿到钱庄,让他比对一下,这样兴许能更快的找到这张银票是谁给的?”唐宁激动的对曹氏说。
曹氏看到唐宁激动的样子,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因为之前她和唐杭已经约定不再追究这张假银票的事情。
但是女儿一直想追究,曹氏对女儿解释说,“我和你父亲已经决定不再追究这张假银票的事情,所以关于这张假银票,我们就不要再过多的讨论了好吗?”
“我知道关于这张假银票的事情,你们两个都很窝火,只不过暂且把它放在一边,其实想起来的时候心里还是很难受的,其实我心里更难受,要不是为我举办这个满月就会还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也觉得很愧疚。”唐宁跟曹氏解释。
曹氏摇摇头,对唐宁说,“这话不对,怎么怪你呢?如果不是满月宴,咱们或许有其他的事情要聘请这些亲朋好友来家里小聚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因为什么事情宴请他们,而在于他们当中有人给我们送了假银票,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不过我和你父亲决定用宽宏大量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不想追究了,就不要追究了,也不要再提起了,到头来弄得心里不舒服。”曹氏跟唐宁解释。
唐宁知道母亲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或许母亲和父亲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但是在她心里始终过不去这道坎,唐宁始终认为这件事情跟自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决定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处理得当。
唐宁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跟唐子川大哥聊一聊,这件事情兴许他能帮到自己。
但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告诉曹氏,因为曹氏也许不太支持自己。
接着唐宁告辞了母亲便回了房。
任凭芷香怎么问,唐宁也不想回答,因为她心里正酝酿着另一种做事方式。
孩子的哭闹也没有打断唐宁的思路,
“你把孩子抱出去,让他换一换空气舒服一下,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思考。”唐宁觉得孩子有些乱,决定让芷香抱出去。
芷香知道唐宁正在想事情,所以他便把孩子抱到了汪妈妈的房里。
汪妈妈看孩子最在行,她接过孩子以后孩子非常的舒服,立即就停止了哭闹。
汪妈妈还逗的孩子咯咯的笑。
芷香站在一旁,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内心一片激动,因为自己时时的守在孩子的旁边,孩子虽然是唐宁的,但是也跟自己的没什么区别。
唐宁在房里踱来踱去,她知道这件事情,只有唐子川才能帮助自己,毕竟他是做钱庄生意的。
但是平时与唐子川的来往并不是很多,她担心冒昧的去拜托唐子川是不是有些唐突?
于是她决定先去跟唐贯了解一下,但转念一想,如果找了唐贯,再找唐子川,那家里的这件事情就暴露了,就会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情。
于是唐宁又转变了想法,不能找唐贯,直接去找唐子川。
唐宁心想,如果找到唐子川也不能直言不讳的告诉他家里有张假票,而是以询问的方式,旁敲侧击的,慢慢的引入。
唐宁认为这件事情不可以大肆宣扬,对自己家的名声不好,因为人多口杂还不知道别人会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