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宗亲头不仅仅唐贯大老爷非常的在意自己的孩子在清明时节提供什么样的祭品。
宗亲里的二老爷和三老爷与大老爷一样重视孩子们的祭品。
这第二支,也就是二老爷,唐贯的弟弟唐洲,他也有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也许在那个封建时代里,家里的孩子们由于家规的约束 对父母的命令都是言听计从。
唐洲还有两个女儿,她们还未曾出阁。
当然 两个女儿未曾出阁,这清明祭祀的事情就与她们无关了。
即便是两个女儿出阁了,清明祭祀也无需给娘家提供祭品,除非是自己的父母不在了,才出祭品祭祀呢。
这第三支也就是三老爷,他叫唐蒙, 他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其中的两个儿子和未出阁的女儿对父母的命令也是言听计从,这唯独他的小儿子 唐子瑜是一个纨绔子弟。
整日吊儿郎当无所事事,这唐蒙的脸都被唐子瑜给丢尽了。
甚至说唐子瑜的所作所为也给唐氏一族蒙羞。
唐子瑜仗着唐氏一族是大族,家族的成员颇多,并且支系子嗣比较旺盛,所以他就抱着那种侥幸的心理,他总认为唐氏有他一个和无他一个并无太大的区别。
而他缺乏的就是那种集体荣誉感。
唐子瑜不学无术 不说,整日的胡言乱语 最是让他们头疼。
眼下,宗亲里祭祖的活动 马上就要开始,唐子瑜在族里胡说八道 乱说一气。
“要我说清明祭祖这件事就应该取消,人都死了 知道什么呀?”唐子瑜就像一个学者一样 在族里人们的面前大摇大摆的走来走去。
一些年长的人纷纷的摇头,“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胡言乱语,这祭祖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必须要遵守,不仅仅老百姓祭祖 这皇室家族也要祭祖啊。”
老者们 虽然这么说 但唐子瑜依然不以为然。
“虽然皇室也祭祖,但这是荒唐的做法,是演给活人看的,死人 能知道吗?”唐子瑜依旧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在人群里的唐蒙实在听不下去了,唐子瑜把他的脸丢尽了,走向前去 揪住儿子的耳朵,“大逆不道的东西 在这里胡说八道,看我回家不家法伺候你。”
虽然自己的爹爹揪住了自己的耳朵,但是唐子瑜丝毫不害怕,“放手放手,我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不要用这种拧耳朵的形式来对待我。”
这唐子瑜的年龄已经超过十六岁了,在那个年代成家都不算早了。
是由于唐子瑜的这种大逆不道的表现,没有媒婆敢上前提亲,也没有哪一家人敢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种人。
“我唐氏一族的脸都被你丢尽了,还敢在这里胡说八道,我今天不仅要拧住你的耳朵 还要把它给拧下来。”唐蒙非常的生气,甚至气得哆哆嗦嗦。
因为马上就要清明了 ,马上就要祭祖了,唐子瑜却在这里胡说八道 胡言乱语,他们担心祖宗听到了会生气,祖宗生气责罚的人不仅仅是唐子瑜 而是整个唐氏宗亲。
就这样 任凭唐子瑜再挣扎再喊叫唐蒙也没有松开手,而是直接把唐子瑜揪回家了。
“爹,松手,快松手,都已经到家了。”唐子瑜见唐蒙一直不松手,拧的耳朵真的快掉下来了,所以赶紧求饶。
接着唐蒙在唐子瑜的背后使劲踢了一脚,“你先跪下!”
接着唐子瑜被踢的腿发软跪在了地上。
“你这是干什么呀?”唐子瑜不服气的 看着唐蒙。
“我让你跪下是给我们唐家的列祖列宗跪下,你要向他们道歉,你要为你今天胡说八道的话语道歉,清明之际 你怎么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呢?”唐蒙气的哆哆嗦嗦,并且不断地转圈,他是在找鞭子。
在唐氏的家法里,有鞭策 这一条,说如果大逆不道侮辱宗亲,鞭策二十鞭。
唐子瑜当然知道父亲在找什么,因为这家规每一个唐氏家族里的成员都要一字一句的背下来。
唐子瑜当然知道它违背了哪一条家规,接下来他要接受的惩罚是什么。
于是唐子瑜赶紧求饶,他跪着走到唐蒙的跟前,一再的向唐蒙保证以后再也不胡说八道了。
但是唐蒙怎么也不相信他的儿子,因为这种错误他犯过很多次,每一次犯了错误都要求饶,而唐蒙心疼自己的儿子,每次都饶恕了他。
而今这一次唐蒙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她觉得唐子瑜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如果这话只是在家里说一说 兴许唐蒙原谅他了。
而唐子瑜翩翩在宗亲家族里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一来他担心家族里的祖宗们会怪罪于他,二来也担心宗亲家族的人们会对他产生不满。
慌乱中唐蒙怎么也找不到鞭子,看到脚下一直求饶的儿子,他的心又软了下来。
气愤的又是三脚踹在了他的身上。
“我发誓 !如果你再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 我就将你逐出我唐氏家门,真是一个逆子!”唐萌撂下这句话气乎乎的走了。
唐子瑜一看父亲不在惩罚他,顿时放松了心情,不过耳朵红红的 被父亲拧的生疼生疼的。
经过这一番的折磨 唐子瑜要老实一阵了,每次都是这样,只要闯了 祸就会老实几天,几天以后又恢复原样。
家族里其他的兄弟们都有了自己的事情要做,要么自谋营生 ,要么发奋图强 将来考个功名。
而唐子瑜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甚至唐蒙都后悔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儿子?
所有的无奈都体现在他的身上,他甚至不把唐子瑜纳入自己的儿子当中,在他的心里 他只承认自己有两个儿子 一个女儿。
那种痛恨的心情 只有他自己理解。
甚至在最生气的时候会把自己的老婆大骂一顿,怎么会生下这么一个大逆不道的儿子,难道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吗?
这大老爷纳妾,有孙姨太,而二老爷和三老爷都没有纳妾,家里还算平稳一些 ,至少没有太多的内部矛盾。
这家里最平稳的要数第二支唐洲的家,因为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从没有惹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