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秒唐宁还在曹氏的怀抱里,下一秒她立刻挣脱下来。
“娘,送祭品的事应该由我亲自去才是,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最一枝的真诚。”唐宁眨着眼睛认真的看着曹氏。
曹氏一把 把唐宁搂在怀里,抱着唐宁小小的身体,曹氏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一丝的怜爱。
其实在送祭品之前曹氏辗转反侧了好几个夜晚,她一直想着应该由唐宁亲自去给本家送祭品。
但是,她又担心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只派下人们去送祭品了。
因为唐家大小姐和二小姐的意外让曹氏感到害怕,他不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再发生什么意外。
如果唐宁发生什么意外曹氏也无法给唐杭交代呀!
现在唐宁主动提出来要亲自去送极品,曹氏似乎感觉唐宁的话中有理。
但是现在送祭品的队伍已经浩浩荡荡的在路上了。
接着曹氏是对唐宁说:“宁儿,既然娘没安排你去,你就安心的在家里等待消息吧,不管谁去送极品,都是以娘的名誉,去缓和与本家的关系的,咱们先看看本家的态度 如何?”
唐宁搂着超市的脖子,眼珠子瞪的非常的大,认真地看着超市,说道,“娘,你只派下人去送祭品品,和女儿亲自去送祭品是两种结果,至少我是唐家的大小姐,象征着身份和地位,也象征着对本家的尊敬。如果你只派下人去,会让本家觉得我们没把祭祀当回事。清明本来就是祭祖,没有自家的人 算是什么祭祖呢?所以我现在要快马加鞭的追上送祭品的队伍。娘 你快给我安排一匹快马吧!”
唐宁说着话又从曹氏的怀抱里挣脱出来,不停的用手摇晃着曹氏的手臂。
此刻曹氏感觉非常的慌乱,唐宁的话似乎更有道理。
但是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她自作主张,害怕唐宁在路上有个闪失,自己怎么跟唐航交代呢?
更何况,自己还有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需要照顾,如果没有婴儿,曹氏肯定会和唐宁一起去本家的。
此刻的曹氏犹犹豫豫,在屋里踱来踱去。
而唐宁已经沉不住气了,不停地请求曹氏给她安排一匹快马。
但是曹氏忽然又想起来,唐宁的风寒还没有完全好,怎么能骑马呢?
骑马带风 万一再得了重症风寒,那可如何是好?
曹氏依然多来踱去,此刻踱來踱去的步伐 更加急切了。
唐宁已经不耐烦了 在一旁喋喋不休的请求着曹氏。
旁边的丫鬟也不停的劝解唐宁,不要再给夫人添乱了,但是唐宁才不去理会他们。
她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赶紧追上送祭品的队伍,与他们一起到达本家。
只要能维持表面关系,父亲五年后的遭遇就会免遭一劫。
唐宁小小心思,没人能懂。
曹氏一边想办法一边看着唐宁。
“娘,你就不要再犹豫了,快点吧 再不快点就来不及了!”唐宁给曹氏跪下了。
曹氏还没有反应过来,她不明白 唐宁为什么如此急切的要去送祭品。
也许她明白 孩子对唐杭的那份挚爱,那种想缓和与本家关系的急切心情。
但是曹氏转念一想 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 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但是顾不上想这么多了,曹氏见唐宁在地上跪着,突然下定决心,
让汪妈妈的儿子汪华,骑一匹快马,给唐宁包裹严实了,护送唐宁到达祭祀的队伍,并且一定要跟随唐宁,直到送祭品回俯为止。
本家这边也因为清明到了,忙碌着给仙人祭祖。
在我们整个中华平原,每到清明祭祖都是必须的 是祖上传下来的祖训。
不管哪一个姓氏 到了清明都要祭祖。
本家宗亲现在有三枝,他们的关系都属于唐宁的叔祖父。
第一枝是大祖父,他家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
第二只是二祖父,家中有两个儿子 两个女儿。
第三只是三祖父,家中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本家中这边的子嗣非常的旺盛,再加上这三枝以外的头服二服三服四服五服的宗亲家族,甚至出了五服以外的宗亲都聚集在这里。
唯独唐杭是例外的一枝。
所以曹氏和唐宁为了缓和与本家的关系,不得不向本家靠拢。
眼看清明再即,家准备了丰厚的祭品,猪头 羊头牛头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其他服内的宗亲送来的祭品,都会一一摆放在供桌上,以祭祀逝去的祖先。
本家宗亲的第一枝也就是唐宁的大祖父唐贯,在祖内是首屈一指的大头,本家其他的唐氏一族全都听他的安排,也就是说他是唐氏一族的引领人。
唐宁曾祖父向本家靠拢也就是向唐贯靠拢。
当然唐贯并不能专制的控制唐氏一祖的所有人,每每祖内有什么大事的时候 ,他们都会你商讨会的形式讨论并通过。
眼下下清明就要到了,祭祖以何种形式进行,在几时进行都是有讲究的。
这不,唐贯组织了祖内的并且是五服以内的宗亲在家中汇合,商议清明祭祖的事项。
“我唐氏自古以来都是大族,所以清明节祭祖,必须清洁着装,以素装为主。”这商议刚一开始唐贯就给在坐的人下达了 通知。
在坐的每一位都连连点头,因为以往每当有重大事件的时候,都是以唐贯为首领给大家下发通知。
在座的人无不听唯命是从,除了已经去世的祖先以外,唐贯就是唐氏的老祖宗,不管他说什么,从没有人反驳过。
“大老爷,宗亲送来的祭品为数太多,只怕我们的桌子不够,我们的祭品是否有全部摆上?”唐贯家里的下人,也是他家的大管家陈斌突然开口问道。
“不够自然要加桌子啊,但凡宗亲送来的贡品全部都摆上,这样才能展现出我们后人对祖先的尊敬,这种小事还用问吗?”唐贯不耐烦的说。
起初,陈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自己又拿不准主意,不得不亲自过问一下,没想到还吃了一个闭门羹。
当然作为下人 ,这种闭门羹吃的多了也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