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语晖现在心中踊跃出来的那份欢心是发自内心的,可以说自从他参军以后就没有过比这再开心的时候了。
他心里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接下来的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不是因为他趾高气昂,而是他对自己对这些士兵们真的有信心。
陈语晖现在所有人的外面,看着这么多的人个个都面露欢颜,可能是他们也能确定这次的军粮一定会到来。
他们珍惜这一刻的时光,这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光,这个对于下一秒发生什么还是尚且未知却依旧过好眼前的时光。
也许人们只有在处境艰难的时候才能懂得好时光就在眼前吧,好时光是有限的,一个发现美好生活的心更是难得的。
陈语晖此时可能就拥有它吧,远望漠北,一片肃杀凄凉的感觉,这是一种未知的恐怖,就像踏入莫测的深渊一样。
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这次去还能否再回到这片汉家的土地。即使这场战争大获全胜,也必然是有人死去的。
这就是战争的恐怖性,黎民百姓在是最受伤害的,阶级的不平等让他们饱受折磨。
望向身后的那片土地,给人一种无比的亲切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乡土情节吧,陈语晖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生活在胡人的蛮夷之地。
王师北定中原日,佳期无忘告乃翁。当下的匈奴猖獗的程度要远远比国家内部的人民起义要厉害的多。
想当年高祖时期,胡人哪里敢靠近这中原大地一步,汉家大将出师将他们个个都打的落花流水,数十年,乃至百年都是国家无事。
呼延思齐起兵南下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要报当年祖上所受的屈辱,他要振兴国家,让胡人享有更高的待遇,生活在更好的环境。
想中原大地有巍峨山川,秀美江南,南朝帝京更是自古繁华,这何不让这个雄心勃勃的匈奴王蠢蠢欲动。
次日,清晨一束阳光照在了陈语晖的床上,陈语晖吃力的睁开了眼睛,这种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是如此的温暖,可能是久违的阳光吧。
近几日以来天气都是阴阴沉沉的,黄沙漫天,边塞这种穷乡僻壤之地,真是让人心酸啊!
若是昨日粮草已经到了的话可以说今天这种天气很适合发起反攻了,可是陈语晖想:“既然传闻明天粮食就到,何不今日就发起反攻呢?”
陈语晖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行色匆忙,都顾不及自己要吃早饭了,他走到外面,召集了所有的将士出来。
一个个士兵一头雾水,大帅这么慌慌张张的叫我们出来是干嘛呢?莫非是匈奴准备打死进攻了。
前一秒每个人还是睡眼朦胧,下一秒个个都打起精神,握紧了兵器。
“大帅有何事这么匆忙的叫我们出来,难道是匈奴要发起进攻了吗?”陈语晖部下很是不解。
陈语晖觉得自己刚才行事确实是有点匆忙了,换作是谁看到他刚才那样许是都得提心吊胆起来。
“众位兄弟误会了,陈某刚才做事确实有些唐突,还请见谅。”
“大帅何出此言,怕是有什么其他重要的事情想要告诉我们各位兄弟吧。”
陈语晖也就不卖关子了,直入主题吧。“朝廷的粮草明日就能到达山海关了,所以今天我们剩下的粮食应付今日一天还是绰绰有余的,眼下我们已经在这里驻扎了许久,却一直没有动静,过几天寒冬到来的话,怕是不可久居,所以还是快些发起反攻吧。”
陈语晖所言有理,众将士问到:“大帅打算几时发起反攻呢?”
“依陈某来看,今日风和日丽,没有风沙天气,就在今日发起反攻吧,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说此话时,下面的士兵们都皱起了眉头,有个胆子大的士兵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大帅,恕在下直言,今日反攻,万万不可。”
听到这话,陈语晖面露愠色,心里想难道朝廷养你们这些人都是吃白饭的?今日不反攻,明日不反攻,莫非天天原地不动才好?
虽然心中不悦,但是他还是和气的对问到:“这位兄台请您说说,此举有何不妥?”在陈语晖看来今天反攻简直天衣无缝,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难道还要再等何时?
“依在下看来,今日若是一战,多是败多胜少,属下兄弟们前几日都是缩衣节食,个个饿的面黄肌瘦,昨日夜间才吃上一顿像样的饭,怕是到了现场,在身体上就要吃好多亏,而且将军还说明日粮草送到,我们这几日便都可以衣食无忧了,过个几日再战也是为时不晚啊,另外打仗之前必须要做好十足的准备,将军可否考虑到其他方面?”
陈语晖被这么一说有些面露羞涩,觉得自己确实有些太唐突了,幸好有人及时制止住了,不然今日必败,有可能明日朝廷的军粮都白白送达了。
他又开始反省了,自己身为元帅,临危受命,本来所有重任就都在他一人手中,自己若还这么不称职,肯定会让全军将士都白白牺牲的。
陈语晖觉得行军带兵也是一门学问,这里面要学的东西可多着呢,要全面的考虑问题,不要做事不计后果。
一个人的一意孤行可能带给全军的就是大败而归了。
陈语晖想想刚才自己的想法不禁觉得幼稚可笑。于是他又向各位深表歉意一番。
“兄台所言甚是,各位兄弟们,陈某刚才险些一意孤行,置各位的安危于不顾,陈某向大家道歉,还望见谅,这几日粮草充足,还请大家好好休养生息,过几日再战,咱们一定要赢。”
兄弟们听了这些,信誓旦旦,并保证在下一次的反攻中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陈语晖表示一定会大获全胜,让众兄弟能够回家。其实,他又何尝不想家呢,父亲的去世已经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同时他也成长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