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
人多力量大,一下午的时间,所有人竟然拾到了一大垛干柴,估计这些干柴能够燃一整晚,江墨渊甚是高兴。
“江兄文韬武略,鄙人真是佩服!”张天奎兴冲冲的跑来,拱手赞叹道。
“哪里哪里,今晚的计划或许不一定能成功呢,匈奴自幼生活在与狼群野兽为伴的凶险之地,警觉性定是异于常人的,想必此去成败个半吧。”
听了这话,张天奎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又不免得眉头一皱,开始有些担心起来。
成败在天吧,在这个时候求谁也是没有用的,江墨渊只能把这件事情的成功与否交于运气了。
夜晚,月亮渐渐的从天空中升起,今晚的月亮也很圆,塞外平原旷野,使得这个月亮看起来十分明亮。
篝火开始点燃,不一会,大火熊熊燃起,士兵们一个个围着火堆开始欢快的蹦起来。
另一边的匈奴看到此景不觉心生警惕,奇怪,敌方的队伍今日是在干什么呢?难道是庆祝援兵或是粮草已经到齐?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开始警惕起来来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汉军那边篝火升起,照亮了半边天,今晚月亮虽然很亮,可是和这燃燃升起的篝火还是略逊一二的。
北静王呼延思齐见到了这种场景,不禁让所有士兵保持十分警惕,哨兵们时刻监视着对面的状况。
“启禀大王,汉人于是粮草援兵已齐,怕是要发起反攻吧。”呼延思齐的一个部下将军见到此情景慌张的说。
言之有理,北静王这么想,心里开始紧张起来,我们胡人虽然兵马强壮,士兵战斗力强,可是汉人兵多,在数量上,就压倒了胡人,这让呼延思齐莫名的怕了许多。
“王上,这有可能是汉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小人早就听过三十六计,在汉人战争中广为使用,况且汉人心里很多,怕是有其他目的,还是让士兵们严防粮仓才是。”挞拔成作为皇帝麾下第一大将,心思必然比常人心细好多。
呼延思齐貌似没有把挞拔成的话放在心中:“不得,不得,朕早闻南朝江南物产丰富,稻米更是一岁三熟,用之不竭,汉兵应该不缺粮草。”
北静王的错误估算,给了江墨渊他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也许就是天赐良机。
另一边,匈奴的士兵们都集齐在军营外面,就像要一触即发一样。
而此时这边江墨渊集齐身材魁梧的壮汉准备要去粮仓偷取粮食,“1.2.3.4.5.6.7.........18,你们十八个将士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勇猛威武之人,这次能否成功就靠你们了。”
江墨渊义愤填膺的鼓励着大家,但此时的他心里却没有底,不知道这次是否能成功。
“将军尽管放心,为了大家,我们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士兵都是在战场上历经出生入死的精兵,他们不畏牺牲。
一切准备就绪,江墨渊决定也跟随着他们一起深入敌营。
士兵们见到这状,慌忙劝导墨渊不要去,因为他本来就瘦弱,不能带多少粮食回来。
江墨渊说:“大家尽管放心,我虽然身体不及你们,但是我自幼习武,在路上若是被匈奴发现我还是能为你们断了后路的。”
大家明白,他的心意已定,还是由他去吧。
今天夜色正好,他们走在夜路上我不怕什么陷阱坎坷。
由于荒漠草原的宽阔,一望无垠,这使得那粮仓看着不远,实则有数十里。
江墨渊的错误估算,这让他们来回的路上费了好多时间,也罢,毕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想了。
走在去往敌方粮仓的路上,一行人蹑手蹑脚的,时刻注意着风吹草动,哪怕有一丝动静,他们都要停下来查看。
经过了许久,他们终于到了匈奴粮仓附近,于是几个人更加警惕起来,不远处的哨兵正在四处张望,正面迎敌肯定是不可能了。
他们经过一番商讨决定从背后爬上敌方哨所,攻其不备,一来不会弄出太大动静,二来他们便可以安心的偷取粮食了。
然而墨渊选出的士兵由于体重问题,若是登上哨所肯定是不方便的,于是墨渊毛遂自荐。
这回他们觉得带上江墨渊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大家在这里躲好了,不要被他们发现,我会速战速决。”说完这话,只见江墨渊一个健步便冲到了哨岗的后面,哨岗离地有7.8米高。
但是江墨渊的伸手非常敏捷,这么高的哨所他也如飞檐走壁一般爬了上去,那些将士们看的目瞪口呆。
没想到这个文弱书生一样的江墨渊轻功竟然如此了得,这是高人不露相,不禁为江墨渊竖起了大拇指。
那边的哨兵对于江墨渊的到来竟然毫无察觉,这种如同壁虎一般的身手,怕是要苦练数十载吧
只见江墨渊爬上哨所,一个飞扑,便将哨兵扑倒在地,还没来得及他大叫,便一下将其脖子扭断。主播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前前后后不过十秒。
江墨渊给他们打了一个完成的动作,便下来哨所了。
众人见到江墨渊如此成功,便快步的走到了粮仓内,没想到这么大的粮仓竟然只有一个人来把守,看来这个调虎离山之计很成功。
大家看到眼前的粮仓有如此多的粮食,再想想自己每天忍受者饥饿的折磨,心中大喜。
一大袋麻袋的粮食有100多斤,一般人怕是搬走一个就很不容易了,然而他们每人都扛了三袋子,看上去还显得很轻快。
虽然每个人都搬走了这么多,可是胡人的粮草还有这么多,人在看到利益的时候,总是那么的贪得无厌。
他们决定往返多次,知道搬光所有的粮食。
差不多一个时辰,运送一趟粮食,这样如此往往复复下来,估计要到明日辰时才能运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