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危机的爆发:政策、资本与技术的三重绞杀
2025 年初春,林辰创立的科技巨头“星途科技”正处于上市前的关键冲刺阶段,却突然遭遇政策风险、资本打压与技术泄露的连环打击。这场精心策划的系统性危机,以监管备案受阻为开端,迅速演变为企业存续危机。
在政策层面,星途科技核心产品“智能决策引擎”的备案申请连续三次被驳回。第三次提交材料时,政务服务中心 3 号窗口的工作人员在退回文件时,用指关节轻叩桌面暗示:“林总,不是材料的问题,上面有人打招呼,这个赛道现在‘不鼓励创新’。”监控录像显示,该工作人员在接收材料后曾三次离开工位接听加密电话,每次通话时长不超过 45 秒。
资本绞杀同步展开。企业资金链突然绷紧,五家主要投资方同时要求提前赎回可转债,导致公司活期账户余额在 72 小时内从 1.2 亿元骤降至 386 万元。更致命的是,技术壁垒被突破——前核心算法工程师张明在境外黑客论坛“暗网集市”发布了三张代码截图,标题为“星途科技核心模型训练框架(含 2024 年迭代版)”,开价 500 比特币。截图显示的 LSTM 网络结构与星途科技 2024 年 9 月申请的发明专利附图高度吻合,关键参数掩码率为 0.37。
内部应对:系统警报与团队承压
危机爆发当晚 23 时 17 分,林辰的“人生重启系统”界面突然闪烁刺目红光,中央警告框显示:“紧急任务失败风险:商业帝国存续危机”。系统日志记录了三项失败惩罚:核心技能“商业洞察”等级清零、已解锁道具“人脉网络”失效、最终惩罚“系统解绑”倒计时 72 小时。界面背景呈现动态碎裂效果,伴随每 10 分钟一次的高频震动提醒。
公司内部出现连锁反应。技术团队连夜开展代码审计,发现张明离职前曾通过权限漏洞下载过 14.7GB 的项目文件,涉及 2019 - 2024 年的迭代版本。法务总监李静在紧急会议上透露,五家投资方的赎回要求均援引了“重大不利影响条款”,但未具体说明触发事由。行政部门统计显示,48 小时内已有 12 名技术骨干收到猎头公司的高薪挖角邀约,其中 3 人提交了辞职申请。
线索发现:夏雨薇的深夜调查
作为星途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夏雨薇展现出超乎预期的危机处理能力。她在 4 月 15 日深夜独自留在公司,系统梳理了过去 18 个月的 237 份合同文件。在对比银行流水时,发现三笔异常资金流向:2024 年 11 月 3 日向“深圳前海智投咨询公司”支付的 500 万元咨询费,2025 年 1 月 17 日向“上海启明星律所”支付的 380 万元法律服务费,以及 2 月 28 日向“北京创世云数据公司”支付的 620 万元数据采购费。
关键发现:这三家公司的注册地址均位于同一栋写字楼——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 88 号。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三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虽为不同自然人,但实际控制人指向同一主体:香港离岸公司“宏业资本”。而宏业资本的最大股东,正是星途科技的竞争对手“凌云智能”的创始人王天成。
更具突破性的线索出现在合同附件中。夏雨薇在“前海智投咨询合同”的补充协议里发现一份隐藏条款:“乙方需协助甲方获取星途科技 2024 年度核心技术参数”。文件末尾的骑缝章显示签约日期为 2024 年 10 月 28 日,恰是张明开始异常下载文件的前三天。这些发现为危机找到了明确的人为操纵痕迹,也为后续反击提供了关键证据链。
截至 4 月 16 日凌晨 4 时,系统倒计时剩余 43 小时 22 分钟,林辰团队已掌握政策干预、资本围剿与技术泄露的关联性证据。夏雨薇将整理好的 127 页调查报告加密传输至林辰邮箱,邮件主题仅为“黎明前的反击”。此刻,商业帝国的崩塌危机出现了第一个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