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区城中村。
一栋握手楼的六楼,凌辰用三个月房租押金租下了这间30平米的办公室。墙壁斑驳,空调是90年代的老旧型号,但窗外就是科技园,腾讯、华为的大楼清晰可见。
"星辰科技有限公司"的招牌刚挂上去,油漆还没干。凌辰看着营业执照上的法定代表人"陈凡",嘴角露出一丝苦笑。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他只敢动用利息注册公司,剩下的钱要留着关键时候一击致命。
手机响起,是王伯发来的信息:"苏晴,28岁,清华大学材料学博士,现为深圳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攻固态电池方向。已帮您发送邮件,附《星辰计划》摘要。"
凌辰打开邮箱,发送记录显示邮件已读,但没有回复。他揉了揉眉心,走到白板前写下:
1. 技术突破:纳米级电解质涂层(6个月)
2. 产品原型:能量密度400Wh/kg(12个月)
3. 天使轮融资:目标5000万(18个月)
4. 量产准备:建第一条生产线(24个月)
5. 对凌氏集团发起总攻(36个月)
这是他的三年计划,每一步都精确到月份。父亲的笔记显示,凌氏集团正在秘密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如果能抢先推出固态电池,就能掐断凌志远的命脉。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思路。凌辰警惕地拿起桌上的扳手——这里鱼龙混杂,他不得不防。
"请问,这里是星辰科技吗?"门外传来清脆的女声,带着一丝不确定。
凌辰愣住了。这个声音有点耳熟,好像是...
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生,戴着黑框眼镜,怀里抱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叠论文。正是他大学时的同级校友,材料系的天才少女苏晴。
"苏博士?你怎么来了?"凌辰赶紧把扳手藏到门后。
苏晴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办公室:"你就是给我发邮件的'陈凡'?我查了工商信息,这家公司三天前才注册。"
"先进来再说。"凌辰侧身让她进来,"我确实用了化名,因为我的身份比较敏感。"
苏晴将电脑放在桌上,调出凌辰发送的电池手稿:"这部分关于电解质界面阻抗的计算...是你做的?"
"算是吧。"
"不可能!"苏晴突然提高音量,"这个思路我研究了两年都没突破,你怎么可能..."她突然意识到什么,仔细端详着凌辰的脸,"等等...你是不是凌氏集团那个...凌辰?"
凌辰心中一紧,没想到被认出来了。三年前他和苏晴在学术论坛有过一面之缘,没想到她还记得。
"是我。"凌辰索性不再隐瞒,"家父凌峰,两年前被叔父凌志远陷害身亡,公司易主。"
苏晴的脸色变得凝重。凌氏集团的变故当年闹得沸沸扬扬,但媒体都报道是意外。她看着桌上的手稿,又看看眼前这个落魄却眼神坚定的男人,突然明白了什么。
"你想用这个技术复仇?"
"不仅是复仇。"凌辰走到白板前,指着那串计划,"我父亲毕生心血都在这上面。他相信固态电池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我要完成他的遗愿。"
苏晴沉默地看着手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作为行业专家,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手稿的价值——如果真能实现,将彻底颠覆现有电池产业。
"需要我做什么?"五分钟后,苏晴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凌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股权协议:"技术入股40%,担任首席技术官。我们一起把这个实验室从图纸变成产品。"
苏晴接过协议,没有看具体条款,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签下名字。"我相信你父亲的眼光,也相信我的判断。"她摘下眼镜,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技术上的事,我说了算。"
"一言为定。"凌辰伸出手。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窗外的阳光透过老旧空调外机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星辰科技,正式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