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初见成效,林默把精力转向了工业。他知道,要实现真正的富强,必须发展工业。在市政厅的广场上,他向市民们展示了新发明的纺纱机——这个由他根据前世记忆画出图纸,铁匠铺打造的机器,能同时纺出六根棉纱,效率是手工纺纱的十倍。
"这是什么怪物?"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一个老妇人甚至在胸前画着十字,"不会是妖怪变的吧?"
林默没有解释,而是当场演示:一个年轻姑娘摇动把手,棉花在机器里变成雪白的棉纱,转眼就绕满了线轴。人群中爆发出惊叹声,那个曾经因为买不起盐而哭泣的妇人挤到前面:"林市长,这个...能让俺们家有饭吃吗?"
"不仅有饭吃,还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林默的声音通过铜管喇叭传遍广场,"从今天起,青藤市要建工厂、修铁路、造机器!"
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老工匠们认为手工制作才是正道,商人们担心工厂会抢走他们的生意,连张老先生也忧心忡忡:"市长,这些奇技淫巧会不会让人心浮躁?"
林默没有强行推行,而是带着大家参观了他秘密建立的示范工厂。当看到蒸汽机驱动的织布机日夜不停地生产,效率是手工的几十倍时,反对者们都沉默了。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曾经的流民现在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拿着稳定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再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这才是未来。"林默语重心长地说,指着墙上的规划图,"有了工厂,我们就能生产更多的商品;有了铁路,货物就能运到更远的地方;有了机器,人们就能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为了连接各个工厂,林默决定修建铁路。这个浩大的工程遇到了很多困难:需要大量资金购买铁轨和蒸汽机,需要克服山地地形的障碍,还需要培训专业的铁路工人。最棘手的是,铁路要经过王家的祖坟,王老板虽然失去了盐业垄断,但依然在暗中作梗。
"林市长,这铁路要是修起来,我们家的祖坟就被挖了呀!"王老板跪在林默面前,哭得涕泪横流,身后跟着几十号族人,"您就行行好,换条路线吧!"
林默看着规划图,铁路确实要经过王家祖坟。但如果绕行,不仅要多花十万两银子,还要延长工期半年。他想了想,说:"可以不挖祖坟,但铁路必须从这里过。我们可以架一座高架桥,从祖坟上方通过,既不影响风水,又能节省成本。"
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案让王老板喜出望外,连声称谢。铁路工人中有很多曾经的农民,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林默亲自和他们一起干活,同吃同住。有一次,隧道发生塌方,林默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三名工人,自己却被落石砸伤了腿。
这件事让工人们深受感动,干活更加卖力。两年后,青藤市的第一条铁路通车了。当冒着浓烟的火车呼啸而过时,无数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个曾经连盐都吃不起的城市,如今已经拥有了最先进的交通工具。
林默站在站台上,看着火车喷出的白雾在阳光下形成彩虹,知道青藤市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而他手中的破碗,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悄闪过一丝金光。